字典帮 >古诗 >春旱弥月郡人取水邢山二月五日水入城而雨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9-08

春旱弥月郡人取水邢山二月五日水入城而雨

宋代  苏辙  

春旱时闻孽火然,邢山龙老不安眠。
麦生三寸未覆垅,雨过一犁初及泉。
深愧贫民饥欲死,可怜肉食坐称贤。
南斋遗老知尤幸,汤饼黄齑又一年。

春旱弥月郡人取水邢山二月五日水入城而雨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春旱弥月郡人取水邢山二月五日水入城而雨翻译及注释

《春旱弥月郡人取水邢山二月五日水入城而雨》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春天旱季,听到火灾的消息,
邢山的老龙不得安眠。
麦苗只有三寸高,
雨水才刚刚触及泉水。
深感愧疚,穷苦的百姓饥饿欲死,
可怜那些坐享美食的贤人。
南斋的老人们更加幸运,
汤饼和黄齑又过了一年。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旱季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贫民的同情和愧疚之情,以及对享受优越生活的贤人的批判。下面是对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意:
这首诗词以春旱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邢山老龙的描写,暗示了旱情的严重程度。麦苗的短小和泉水的干涸,更加凸显了干旱的严重性。作者表达了对贫民痛苦的同情之情,认为他们饥饿到了想要死去的地步。与此同时,作者也对那些坐享美食的贤人表示不满和批判。最后,诗词以南斋的老人们的幸运为结尾,暗示了社会阶层的不公平。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春旱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苏辙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他以麦苗和泉水的状况,寓意着人们生活的困顿和艰难。在贫富差距明显的社会中,作者对贫民的饥饿和痛苦表达了同情之情,并通过对贤人的批判,呼吁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最后一句中提到的南斋的老人们的幸运,可以理解为社会中一些特权阶层的存在,暗示了社会阶层的不公和不平等。

整体上,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贫富差距的关注,呼吁人们关注弱势群体的痛苦,并反思社会中的不公和不平等现象。

春旱弥月郡人取水邢山二月五日水入城而雨拼音读音参考

chūn hàn mí yuè jùn rén qǔ shuǐ xíng shān èr yuè wǔ rì shuǐ rù chéng ér yǔ
春旱弥月郡人取水邢山二月五日水入城而雨

chūn hàn shí wén niè huǒ rán, xíng shān lóng lǎo bù ān mián.
春旱时闻孽火然,邢山龙老不安眠。
mài shēng sān cùn wèi fù lǒng, yǔ guò yī lí chū jí quán.
麦生三寸未覆垅,雨过一犁初及泉。
shēn kuì pín mín jī yù sǐ, kě lián ròu shí zuò chēng xián.
深愧贫民饥欲死,可怜肉食坐称贤。
nán zhāi yí lǎo zhī yóu xìng, tāng bǐng huáng jī yòu yī nián.
南斋遗老知尤幸,汤饼黄齑又一年。


相关内容11:

上元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伤足

次韵柳子玉见赠

赠司空张公安道挽词三首

寄题江涣长官南园茅斋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柳子玉地炉
    凿地泥床不费功,山深炭贱火长红。拥衾熟睡朝衙后,抱膝微吟莫雪中。宠辱两忘轻世味,冰霜不到傲......
  • 十一月一日作
    昼短图书看不了,夜长鼓角睡难堪。老怀骚屑谁为伴,心地空虚成妄谈。酒少不妨邻叟共,病多赖有衲......
  • 江州五咏 庾楼
    元规情不薄,上客有殷生。夜半酒将罢,公来坐不惊。舞翻江月迥,谈落麈毛轻。尘世风流尽,高楼空......
  • 雪中会孙洙舍人饮王氏西堂戏成三绝
    倾尽香醪雪亦晴,东斋醉卧已三更。佳人不惯生疏客,不尽清歌宛转声。...
  • 登上水关
    淇水沄沄入禁城,城楼中断过深清。空郊南数牛羊下,落日回瞻观阙明。岁月逼人行老大,江湖发兴感......
  • 次韵南湖清饮二首
    翠箔红窗映大堤,远来清饮叹参差。盈盈积水东西隔,脉脉幽怀彼此知。渌酒谩传工破闷,主人何敢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