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岘山亭置酒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曾巩
2025-09-09

岘山亭置酒

宋代  曾巩  

石磴索回入杳冥,筠松高下簇虚亭。
春归野路梅争白,雪尽沙田麦正青。
马窟飞云临画栋,凤林斜日照疏櫺。
长年酒量殊山简,却上篮舆恨独醒。

岘山亭置酒作者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岘山亭置酒翻译及注释

《岘山亭置酒》是宋代文学家曾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石磴索回入杳冥,
筠松高下簇虚亭。
春归野路梅争白,
雪尽沙田麦正青。
马窟飞云临画栋,
凤林斜日照疏櫺。
长年酒量殊山简,
却上篮舆恨独醒。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岘山亭上置酒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慨。诗中既有四季更替的景色描写,也有对诗人自身境遇的反思。

赏析:
诗的第一句“石磴索回入杳冥”,描绘了一条曲折的山路,显得幽深而神秘。接着,“筠松高下簇虚亭”,描绘了亭子周围簇拥的青筠和松树,增添了山林幽静的氛围。

第三句“春归野路梅争白”,表现了春天回归大地,野路两旁的梅花争相绽放的景象,展示了生命力的蓬勃和春天的美丽。第四句“雪尽沙田麦正青”,则描绘了雪化后的沙田和嫩绿的麦苗,意味着冬天已经过去,春天的希望正在发芽。

接下来的两句“马窟飞云临画栋,凤林斜日照疏櫺”,通过描绘天空中的云彩和阳光斜射的景象,给亭子增添了一种仙境般的氛围。

最后两句“长年酒量殊山简,却上篮舆恨独醒”,表达了诗人深居山中,以清酒解闷,却仍然对世俗的名利和繁华心存痛惜之情。

整首诗以山林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变迁和世事无常的思考。同时,诗人也通过描写自身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名利的追求和现实的矛盾感受。整首诗以婉约的笔调,展示了曾巩独特的诗境和思想情感。

岘山亭置酒拼音读音参考

xiàn shān tíng zhì jiǔ
岘山亭置酒

shí dèng suǒ huí rù yǎo míng, yún sōng gāo xià cù xū tíng.
石磴索回入杳冥,筠松高下簇虚亭。
chūn guī yě lù méi zhēng bái, xuě jǐn shā tián mài zhèng qīng.
春归野路梅争白,雪尽沙田麦正青。
mǎ kū fēi yún lín huà dòng, fèng lín xié rì zhào shū líng.
马窟飞云临画栋,凤林斜日照疏櫺。
cháng nián jiǔ liàng shū shān jiǎn, què shàng lán yú hèn dú xǐng.
长年酒量殊山简,却上篮舆恨独醒。


相关内容11:

山槛小饮

余杭久旱赵悦道入境之夕四郊雨足二首

孔明

地动

均州南川春日三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徐竑著作知康州
    溪蛮昔负命,杀气凌南州。城郭涨烟火,堂皇啸蜉蝣。被发尽冠巾,吾人反缧囚。行剽至杪忽,归载越......
  • 圣泉寺
    笑问并儿一举鞭,亦逢佳景暂留连。青冥日抱山腰阁,碧野云含石眼泉。蹑屐路通林北寺,落帆门系海......
  • 降龙
    降龙左右施襟裾,两廊夹庙深渠渠。礼下天子一等尔,衣服居处何其殊。文旛列戟照私第,青紫若若官......
  • 山茶花
    山花山开春未归,春归正值花盛时。苍然老树昔谁种,照耀万朵红相围。蜂藏鸟伏不得见,东风用力先......
  • 夜出城南祷雨
    海天重叠四山云,半出星辰亦半昏。上得篮举是中夜,两街灯照九重门。...
  • 邯郸少年
    邯郸全盛时,人物自都雅。更得幽并儿,豪气阴相假。生求赵王剑,千金不论价。力购燕国姝,临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