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晋门·愍帝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周昙
2025-07-20

晋门·愍帝

唐代  周昙  

耕牛吃尽大田荒,二两黄金籴斗粮。
御粥又闻无麴屑,不降胡虏奈饥肠。

晋门·愍帝翻译及注释

《晋门·愍帝》是唐代诗人周昙创作的一首诗词。原文如下:

耕牛吃尽大田荒,二两黄金籴斗粮。
御粥又闻无麴屑,不降胡虏奈饥肠。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农民的耕牛吃光了大田的庄稼,二两黄金才能换来一斗粮食。
皇家的粥里又听不到麴屑的声音,这样的困境下,胡虏们又如何应对饥饿。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动荡时期的社会景象。作者以耕牛吃尽农田庄稼来象征国家困境,二两黄金才能换来一斗粮食则表现了粮食的稀缺与贵重。而"御粥又闻无麴屑"则揭示了皇室贫瘠的生活,并暗示王朝内部管理的不善。最后两句"不降胡虏奈饥肠"则表现了国家陷入战乱时,官员与民众共同面临的困境。整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描摹,表达了作者对时代不幸和怀念的感慨,以及对国家振兴的期盼。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刻画了当时社会的困境和人民艰难的生活。语言中富有对比,通过对耕牛与黄金、御粥与麴屑的对比,突出了社会的贫富差距和荒废。通过"不降胡虏奈饥肠"这句话,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展现了作者对时局的深刻触动。整首诗以细腻入微、简洁有力的描写,使诗人对时代和人民的怀念之情更加深刻,同时也引起读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和鲜明的形象,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困境的忧虑和对国家的担心,对时代的唏嘘和对国家振兴的渴望。

晋门·愍帝拼音读音参考

jìn mén mǐn dì
晋门·愍帝

gēng niú chī jǐn dà tián huāng, èr liǎng huáng jīn dí dòu liáng.
耕牛吃尽大田荒,二两黄金籴斗粮。
yù zhōu yòu wén wú qū xiè, bù jiàng hú lǔ nài jī cháng.
御粥又闻无麴屑,不降胡虏奈饥肠。


相关内容11:

庐山书堂送祝秀才还乡

春秋战国门·再吟

彭泽解印

侯家

三代门·又吟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秋晚野望
    倚筇聊一望,何处是秦川。草色初晴路,鸿声欲暮天。...
  • 宿灊山
    一入仙山万虑宽,夜深宁厌倚虚栏。鹤和云影宿高木,人带月光登古坛。芝朮露浓溪坞白,薜萝风起殿......
  • 登昭福寺楼
    旅怀秋兴正无涯,独倚危楼四望赊。谷变陵迁何处问,满川空有旧烟霞。...
  • 早朝
    铜壶滴漏初昼,高阁鸡鸣半空。催启五门金锁,犹垂三殿帘栊。阶前御柳摇绿,仗下宫花散红。鸳瓦数......
  • 春秋战国门·平公
    鸿鹄轻腾万里高,何殊朝野得贤豪。能知翼戴穹苍力,不是蒙茸腹背毛。...
  • 前汉门·再吟
    重赋严刑作祸胎,岂知由此乱离媒。家传揖让亦难济,况是身从倾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