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夏寄辩禅者山房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释重顯
2025-09-06

夏寄辩禅者山房

宋代  释重顯  

枕簟云作屏,必固黄金宅。
轩窗月为昼,岂止虚生白。
麟龙愧头角,雕鹗惭羽翮。
庶拟群类心,在宽如在窄。

夏寄辩禅者山房翻译及注释

诗词:《夏寄辩禅者山房》
朝代:宋代
作者:释重显

枕簟云作屏,必固黄金宅。
轩窗月为昼,岂止虚生白。
麟龙愧头角,雕鹗惭羽翮。
庶拟群类心,在宽如在窄。

诗意和赏析:
《夏寄辩禅者山房》是宋代僧人释重显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精炼的语言展示了禅宗的理念和境界,表达了作者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禅修生活的赞美。

诗的第一句“枕簟云作屏,必固黄金宅”,通过诗人的比喻手法,将云作为枕簟,将黄金比作屏风,形象地描绘了禅修者清净宁静的内心世界。禅室中,云烟如屏隔绝外界喧嚣,黄金固守内心的安宁。

接下来的“轩窗月为昼,岂止虚生白”,借用了月亮的光辉,并将白昼的阳光形容为虚幻,突显了禅修者对于内在真理的追求。这一句表达了禅者超越世俗的境界,将月光作为昼夜无分的光源,体现了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禅修境界。

诗的下半部分,“麟龙愧头角,雕鹗惭羽翮”,通过比喻手法,将麟龙和雕鹗与自己相比较,表达了禅修者对于自身的谦逊和自省。禅宗注重摒弃妄执与傲慢,追求心灵的纯净与超脱。

最后一句“庶拟群类心,在宽如在窄”,表达了禅修者将自己的心胸放宽,与一切众生平等相待的心态。无论在广阔的天地还是狭小的空间,禅修者都能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万物,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放。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比喻与象征的手法,描绘了禅修者追求内心宁静与超越世俗的境界。诗人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禅修生活的赞美,并倡导谦逊、平等的心态。通过这首诗,我们能感受到禅修者在追求心灵自由与解脱的道路上所体味到的境界与意境。

夏寄辩禅者山房拼音读音参考

xià jì biàn chán zhě shān fáng
夏寄辩禅者山房

zhěn diàn yún zuò píng, bì gù huáng jīn zhái.
枕簟云作屏,必固黄金宅。
xuān chuāng yuè wèi zhòu, qǐ zhǐ xū shēng bái.
轩窗月为昼,岂止虚生白。
lín lóng kuì tóu jiǎo, diāo è cán yǔ hé.
麟龙愧头角,雕鹗惭羽翮。
shù nǐ qún lèi xīn, zài kuān rú zài zhǎi.
庶拟群类心,在宽如在窄。


相关内容11:

颂古一○一首

名实无当

偈颂一百六十首

偈二十二首

暮冬夜坐寄岫禅者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颂古一○一首
    一句相酬难取则,轮王不化阎浮国。无边刹海浪痕平,独驾泥牛耕月色。...
  • 偈二十二首
    远观同半月,近看却如钩。若是知音者,思惟暗点头。...
  • 送麻居士
    纱帽山仪白荣袍,远披孤顶近吾曹。携来七尺霜前竹,劃断天云不放高。...
  • 颂古一○一首
    四十九年成露布,五千余轴尽言诠。妙明一句威音外,折角泥牛雪里眠。...
  • 寄石秘校
    重林冥坐久,引望复迟迟。烦暑未消日,凉风来几时。天云飞积火,岩溜散垂丝。欲拟相寻去,浮生已......
  • 颂古一○一首
    清风吹动钓鱼船,鼓起澄波浪拍天。堪笑锦鳞争戏水,到头俱被钓丝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