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寄题李水部产水别业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司马光
2025-07-16

寄题李水部产水别业

宋代  司马光  

茅茨临素产,沃野带长林。
日永一堂静,草生三径深。
销忧何用酒,为乐不须琴。
扰扰市朝客,无人知此心。

寄题李水部产水别业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寄题李水部产水别业翻译及注释

《寄题李水部产水别业》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茅茨临素产,
沃野带长林。
日永一堂静,
草生三径深。
销忧何用酒,
为乐不须琴。
扰扰市朝客,
无人知此心。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位名叫李水部的人离开了他的产业,远离了繁忙的市朝生活,来到了一个宁静的地方。他的住所是茅茨,周围是肥沃的田野和茂密的树林。在这里,白天变得更长,一切都是那么宁静,草木茂盛,小径深邃。诗人认为,销除忧愁并不需要饮酒,快乐也不需要琴音。他感叹在喧嚣的市朝中,没有人能理解他内心的这份宁静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李水部离开繁忙的市朝生活,来到宁静的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远离喧嚣的向往。诗中的茅茨、肥沃的田野和茂密的树林,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场景。诗人通过对时间的描写,强调了这个地方的宁静和静谧。他认为,真正的快乐和宁静来自内心,而不是外在的物质享受。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人理解的心情,他感叹在喧嚣的市朝中,没有人能理解他内心的这份宁静和追求。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内心感受的描写,表达了对宁静和远离喧嚣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思考和感慨。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内心的深刻触动,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于追求宁静和内心自由的共同追求。

寄题李水部产水别业拼音读音参考

jì tí lǐ shuǐ bù chǎn shuǐ bié yè
寄题李水部产水别业

máo cí lín sù chǎn, wò yě dài cháng lín.
茅茨临素产,沃野带长林。
rì yǒng yī táng jìng, cǎo shēng sān jìng shēn.
日永一堂静,草生三径深。
xiāo yōu hé yòng jiǔ, wéi lè bù xū qín.
销忧何用酒,为乐不须琴。
rǎo rǎo shì cháo kè, wú rén zhī cǐ xīn.
扰扰市朝客,无人知此心。


相关内容11:

风林石歌

阏逢敦{妆女换羊}二月十一日与一二僚友游叔

故侍读学士张公哀辞二首

和始平公见寄八韵

御筵送李宣徽知真定府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酬邻几问不饮栽菊
    黄菊本夫物,先随元化生。酒醴乃人功,后因仪狄成。酒客强亲菊,菊酒初无情。种之荒阶侧,何尝妨......
  • 寄题常州东山亭二首
    谢傅英声高可攀,结茅积土想东山。常忧胜概一朝尽,岂信风流千古还。尘尾蒲葵供永日,酒樽棋局奉......
  • 和端式十题·秋原菊
    高原向摇落,丛菊始滋荣。草际浮金碧,照人双目明。何须天生理,玉斝泛馀英。...
  • 旅宿营瞧阳南湖
    梁王弃宫馆,时世古今违。犹有南湖水,春来雁鹜飞。楼台沉倒影,林薄挂余晖。豪侈终何在,行人得......
  • 闰正月十五日夜监直对月怀诸同舍
    澹薄春云散,低昂北斗横。微分汉津雁,静识建章更。浊酒怜虚爵,高文忆友生。前轩空不掩,怅息岁......
  • 送聂秘丞宰桐城二首
    七载一相见,怳然如路衢。形骸渐枯槁,志业转荒芜。往事云过眼,新悲雪染须。明朝又分首,上马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