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床独上高台卧,飒飒凉风吹面过。
林蝉忽噪惊薄梦,手执残书幅巾堕。
南园杂诗六首·见山台书卧偶成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南园杂诗六首·见山台书卧偶成翻译及注释
《南园杂诗六首·见山台书卧偶成》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移床独上高台卧,
飒飒凉风吹面过。
林蝉忽噪惊薄梦,
手执残书幅巾堕。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南园高台上的一幕。他将床搬到高台上独自躺卧,感受着凉风吹拂面庞。突然间,林中的蝉鸣声打破了他薄梦般的宁静,使他惊醒。他手中执着一本残破的书卷,巾帽也从头上滑落。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南园高台上的一瞬间。通过移床上高台,作者创造了一个与尘世隔绝的环境,使自己能够享受到清凉的风。然而,林中蝉鸣的突然出现打破了他的宁静,使他从梦中惊醒。这种突然的干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安和烦躁。手执残书和巾帽的堕落,也暗示着作者内心的困惑和迷失。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一瞬间的感受和情绪变化。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感受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现实的疑问。这首诗词展示了司马光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南园杂诗六首·见山台书卧偶成拼音读音参考
相关内容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