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堂下幽草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张耒
2025-10-03

堂下幽草

宋代  张耒  

烈日三万里,所至坏金石。
嗟哉庭中草,独不改佳色。
日中虽暂萎,晨露发鲜碧。
深根通九地,变化有微测。
应知一气移,不得常炎赫。

堂下幽草作者简介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堂下幽草翻译及注释

《堂下幽草》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堂下的幽草在烈日照耀下仍然保持着美丽的景象,表达了草的坚韧和生命力的主题。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烈日三万里,
所至坏金石。
嗟哉庭中草,
独不改佳色。
日中虽暂萎,
晨露发鲜碧。
深根通九地,
变化有微测。
应知一气移,
不得常炎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烈日照射三万里的距离为背景,描绘了庭院中的幽草。尽管烈日照耀,金石都会受到破坏,但草却保持着它原本的美丽。作者感叹庭院中的这些草,它们能够在困难的环境下依然保持鲜艳的颜色,表现出它们的顽强和生命力。

诗中提到,尽管在正午时分草可能会暂时枯萎,但清晨的露水使草重新呈现出鲜绿的颜色。这反映了草的生命力和恢复能力,即使暂时遭受逆境,依然能够重新焕发生机。

诗中还描绘了草的生长状态。它们深深扎根于地下,通达九重地府,表明它们的生命力源源不断,具有广泛的生长能力。同时,草也在微妙的变化中展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体现了草本身的多样性和变化的本质。

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思考,指出草的生命力是由于气候的移动而产生的。草在变化的气候中,无法保持常年的炎热状态。这也可以引申为人类生命中的变化和无常,与草的坚韧相对照。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庭院中的幽草,表达了草的坚韧、生命力和变化的主题。它鼓励人们在逆境中保持坚韧,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堂下幽草拼音读音参考

táng xià yōu cǎo
堂下幽草

liè rì sān wàn lǐ, suǒ zhì huài jīn shí.
烈日三万里,所至坏金石。
jiē zāi tíng zhōng cǎo, dú bù gǎi jiā sè.
嗟哉庭中草,独不改佳色。
rì zhōng suī zàn wēi, chén lù fā xiān bì.
日中虽暂萎,晨露发鲜碧。
shēn gēn tōng jiǔ dì, biàn huà yǒu wēi cè.
深根通九地,变化有微测。
yīng zhī yī qì yí, bù dé cháng yán hè.
应知一气移,不得常炎赫。


相关内容11:

嘲无咎夜起灯听慎思诵诗

所居有梅一株在堂东荒秽中正月二十六日已谢

送杜君章守齐州

寄都下旧友二首

孙志康许为南酿前日已闻籴米欣然作诗以问之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读吴怡诗卷二首
    罗田春动雪消初,主簿清诗雪不如。休学风骚穷事业,花前莫负古铜壶。...
  • 送丁秀才侍竹之邕州
    五岭天南极,扁舟到几时。山川故国远,猿鸟异乡悲。书史传家旧,功名及壮期。相携有佳客,莫负锦......
  • 淮阴晚望
    萧萧衰柳来时路,袅袅危樯西去船。白鸟归飞夕阳尽,断霞风约过平川。...
  • 淮阴阻雨
    樯竿日日春风转,渺渺孤舟数家县。朝来雨暗隔淮村,白浪卷沙吹断岸。渡头杨柳湿青青,桥下涓涓野......
  • 郭圃送芜菁感成长句
    芜菁至南皆变菘,菘美在上根不食。瑶簪玉笋不可见,使我每食思故国。西邻老翁知我意,盈筐走送如......
  • 九月一日有作
    怳怳日光薄,萧萧风叶吟。今辰九月朔,秋物半侵寻。赖有堂下菊,芬芳散浮金。感兹摇落际,采撷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