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咏蛙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杨收
2025-09-08

咏蛙

唐代  杨收  

兔边分玉树,龙底耀铜仪。
会当同鼓吹,不复问官私。

咏蛙翻译及注释

《咏蛙》是唐代诗人杨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兔边分玉树,
龙底耀铜仪。
会当同鼓吹,
不复问官私。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动态的场景,将美丽的自然景色与壮丽的官方礼仪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官场虚伪的厌倦。诗中所描述的景象是一种通过对比而形成的意象,以突显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和对自然纯粹之美的赞美。

赏析:
首句"兔边分玉树"描绘了兔子旁边分布着玉树,玉树象征着高贵和美丽。这里兔子是一种常见的动物,与玉树相对比,更凸显了玉树的珍贵和难得。这种对比可以理解为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高尚品格的崇拜。

接着的一句"龙底耀铜仪"描绘了龙在底下照耀着铜制的礼仪器物。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兽,象征着尊贵和权力。而铜仪则代表着官方的礼仪和制度。通过将龙与铜仪相结合,诗人表达了对官方礼仪的向往和对权力的渴望。

第三句"会当同鼓吹"表明了诗人的愿望,希望能够与那些吹奏乐器的人一起聚集在一起。这里的"鼓吹"可以理解为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也可以代指官场上的谄媚和奉承。诗人希望能够与这些人一起,意味着他对权力的向往和对成功的追求。

最后一句"不复问官私"表达了诗人对官场虚伪的厌倦和不屑。官私指的是官员们的私人事务和私利,而诗人则表示不再关心这些个人私事。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个人私利的超越和对纯粹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官方礼仪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虚伪的厌倦。它既表达了对高尚品格和纯洁美的向往,同时也批判了官场上的虚伪和私利。

咏蛙拼音读音参考

yǒng wā
咏蛙

tù biān fēn yù shù, lóng dǐ yào tóng yí.
兔边分玉树,龙底耀铜仪。
huì dāng tóng gǔ chuī, bù fù wèn guān sī.
会当同鼓吹,不复问官私。


相关内容11:

长门怨

章仇公席上咏真珠姬(章仇公,大历中蜀州刺史)

独行

池鹤八绝句·鸡赠鹤

问秋光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醉后却寄元九
    蒲池村里匆匆别,沣水桥边兀兀回。行到城门残酒醒,万重离恨一时来。...
  • 念金銮子二首
    衰病四十身,娇痴三岁女。非男犹胜无,慰情时一抚。一朝舍我去,魂影无处所。况念夭札时,呕哑初......
  • 劝酒十四首·何处难忘酒七首
    何处难忘酒,长安喜气新。初登高第后,乍作好官人。省壁明张榜,朝衣稳称身。此时无一醆,争奈帝......
  • 洛阳长句二首
    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桥横落照虹堪画,树锁千门鸟自还。芝盖不来云杳杳,仙舟何处水......
  • 离家后作
    世上无媒似我希,一身惟有影相随。出门便作焚舟计,生不成名死不归。...
  • 冬日观早朝
    紫烟捧日炉香动,万马千车踏新冻。绣衣年少朝欲归,美人犹在青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