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出西湖至天竺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姜特立
2025-07-18

出西湖至天竺

宋代  姜特立  

西湖  

宝叔山前翠打围,涌金门外水涟漪。
出关便有渔讴起,底事公卿都不知。

出西湖至天竺作者简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丽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出西湖至天竺翻译及注释

《出西湖至天竺》是宋代诗人姜特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来到西湖前的宝叔山,翠绿的山峦环绕;
离开金山门外,水面泛起涟漪。
一出关口,就有渔人唱起渔歌,
这些事情官员们都不知道。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从西湖出发,向着天竺前行的景象。宝叔山是西湖周边的一座山峰,山峦青翠欲滴,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金山门是离开西湖的门户,水面的涟漪则暗示着离开湖泊进入了更为广阔的水域。诗人在出关的时候听到了渔人在唱渔歌,这或许是一种对自然和生活的赞美,也是一种对官员们所不知道的乡村景象的描绘。

赏析:
《出西湖至天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旅行的场景和感受,展示了自然景色和人文风情的交融。通过描写山水和渔歌,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和普通人生活的赞美,与官场政治相对立。这首诗词以其朴实、自然的风格,将读者带入了作者旅行的心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还隐含了对官场的讽刺,暗示了诗人对闲适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风情的描绘,展示了姜特立对自然、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中还蕴含了对官场政治的批判,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纯朴生活的追求。它以简约而质朴的语言,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思想追求。

出西湖至天竺拼音读音参考

chū xī hú zhì tiān zhú
出西湖至天竺

bǎo shū shān qián cuì dǎ wéi, yǒng jīn mén wài shuǐ lián yī.
宝叔山前翠打围,涌金门外水涟漪。
chū guān biàn yǒu yú ōu qǐ, dǐ shì gōng qīng dōu bù zhī.
出关便有渔讴起,底事公卿都不知。


相关内容11:

感旧

乙卯春自郡归赏牡丹适有故意回唯魏紫略放二

迓木詹事

岁暮直舍感怀

钱史开府奉祠归四明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老衰畏寒晨起婢辈炽炭红焰满室身心俱泰喜而
    严晨一炉火,爱重如兼金。既已暖我躯,且复豫我心。因思孟东野,曲身长苦吟。何如贵公子,得意椒......
  • 移瑞香
    少年无酒答群葩,投老逢春鬓已华。今日对花无意思,花应怜我我怜花。...
  • 九月赴郡燕旄节适至
    贤侯佳节初开燕,谁是风流晋孟嘉。已判百年唯白发,不羞九日对黄花。拥旄遥佩藩臣印,把盏重来刺......
  • 送双林益老
    才鹤精神不受羁,今朝何事又孤飞。不依大士双林住,却向东峰小隐归。野色草堂开泱漭,晨光日观接......
  • 送许季韶粹桂林
    二年鞭弭侍君轩,立仗从来愧不言。乞得閒官九仙隐,身谋优稳荷明恩。...
  • 感物
    今年叶底已藏花,来岁还抽后岁芽。代谢乘除无了日,须将定力看浮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