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米元章蚕赋帖赞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岳珂
2025-07-20

米元章蚕赋帖赞

宋代  岳珂  

桑枯之利被天下,而不足以芘一女。
鬓蓬手筥,而身不缕。
云织雾组,便疏曲户。
世之类此者,又何可胜数。
是将谁尤,曰本是务。
彼弃我取,维终以无窭。

米元章蚕赋帖赞作者简介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米元章蚕赋帖赞翻译及注释

《米元章蚕赋帖赞》是宋代岳珂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桑树虽然能够为天下人提供丰富的利益,但却不足以养活一个女子。诗中描绘了女子的容貌和境况,通过对织造工艺的比喻,表达了世间许多人与事都难以计数,无法评判好坏。最后,诗人提出了一个思考,即为了得到一些东西,我们是否必须舍弃其他东西,而最终变得一无所有。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桑树干枯了,虽然对天下人来说带来了丰厚的利益,但却不足以养活一个女子。她的发髻散乱,手中的筥篓破旧,但她的身上却没有一丝尘垢。云彩编织成的衣物,可以随意拉开曲窗户。世间像她这样的人和事物,又有何数可胜?谁能说出谁更好,只是因为各有所求。当别人舍弃了我所追求的,我得到了,但最终却一无所有。

这首诗词以桑蚕为象征,通过对桑树、女子和织布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疑问和思考。桑树象征着利益,女子象征着纯洁和美好,织布则象征着世俗的琐碎和物质的追求。诗人通过对这些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现实世界中追求利益和物质的无尽循环的思考。诗中的反问句"世之类此者,又何可胜数"表达了世间种种事物的无穷无尽,难以计量和评判。最后一句"彼弃我取,维终以无窭"则反映了在追求利益和物质的过程中,我们是否会失去更重要的东西,最终落得一无所有。

整首诗词通过对桑蚕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追求的思考和对物质利益的质疑。诗词的语言简练、形象生动,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比喻的运用,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现象的深度思考。

米元章蚕赋帖赞拼音读音参考

mǐ yuán zhāng cán fù tiē zàn
米元章蚕赋帖赞

sāng kū zhī lì bèi tiān xià, ér bù zú yǐ pí yī nǚ.
桑枯之利被天下,而不足以芘一女。
bìn péng shǒu jǔ, ér shēn bù lǚ.
鬓蓬手筥,而身不缕。
yún zhī wù zǔ, biàn shū qū hù.
云织雾组,便疏曲户。
shì zhī lèi cǐ zhě, yòu hé kě shèng shù.
世之类此者,又何可胜数。
shì jiāng shuí yóu, yuē běn shì wù.
是将谁尤,曰本是务。
bǐ qì wǒ qǔ, wéi zhōng yǐ wú jù.
彼弃我取,维终以无窭。


相关内容11:

吴开府前日帖赞

约客春波督参刘郎中方赴高紫微之集道间相值

九月十四日夜月明如昼敬想合宫竣事志喜而作

金陵杂兴二百首

珊瑚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林文节参候帖赞
    平甫之与荆公,盖当同而异,而公则当异而同者也。当刺谒之相从,以朋友之切磋,极兄弟之友恭。使......
  • 金陵杂兴二百首
    石头城上更高层,与客携壶试一登。屈曲江流学秦篆,春风应是李阳冰。...
  • 赵伯山宝炼帖赞
    以公姓之麟定,执登坛这牛耳。即信厚以为俊奇,盖一家之自为体。以道对时,居夷何愧。此鉴堂之所......
  • 金陵杂兴二百首
    曲曲清溪有几湾,酒船笳鼓去仍还。闲情自合频来此,只在州衙咫尺间。...
  • 金陵杂兴二百首
    淮南剧贼遽如许,昨日传闻尽杀之。罪人斯得勿漫喜,岂有父母残其儿。...
  • 清宫词一百首
    清晓鸣鞭下禁除,迎阳红日耀金铺。铺臣赐坐宣儒馆,同阅观文鉴古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