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杂兴十九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赵蕃
2025-07-17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杂兴十九首

宋代  赵蕃  

郡邑贪残固合诛,釁端繇尔复何如。
官军可怖无轻敌,直恐微躯不足锄。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杂兴十九首作者简介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杂兴十九首翻译及注释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杂兴十九首》是赵蕃在宋代创作的一组诗词。这组诗词描绘了作者自安仁至豫章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时局的触动和对自身处境的思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杂兴十九首》

郡邑贪残固合诛,
釁端繇尔复何如。
官军可怖无轻敌,
直恐微躯不足锄。

诗意:
郡邑中的贪婪和残暴行为积聚成了强大的势力,引发了大规模的反抗和起义。我心中对于这种混乱的局势感到困惑。尽管官军实力强大,但他们的可怕之处使我不敢轻视。我担心自己微薄的力量不足以扭转这一局面。

赏析:
这首诗词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现状的关切和对自身能力的怀疑。郡邑中的贪婪和残暴行为导致了人民的不满和反抗,形成了一种合力。诗人对于这种局势的发展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应对。虽然官军实力强大,但他们的可怕之处使诗人望而生畏,不敢轻举妄动。诗人内心的担忧和无奈在诗词中得到了生动的描绘。

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于社会动荡和自身处境的焦虑与困惑。通过对官军的描绘,诗人给读者留下了一种强烈的恐惧感和无力感。整首诗词流露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展示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诗词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些问题和动荡局势,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杂兴十九首拼音读音参考

zì ān rén zhì yù zhāng tú zhōng zá xìng shí jiǔ shǒu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杂兴十九首

jùn yì tān cán gù hé zhū, xìn duān yáo ěr fù hé rú.
郡邑贪残固合诛,釁端繇尔复何如。
guān jūn kě bù wú qīng dí, zhí kǒng wēi qū bù zú chú.
官军可怖无轻敌,直恐微躯不足锄。


相关内容11:

读汉老弟中秋前一夕之诗似太凄切辄次韵勉释

和汪倅

暇日邀王天任诸公游南坡天任有诗因次韵

春日杂言十一首

余护客至盱眙忽有召命应广文有诗相庆因用韵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耘老弟冬夜闻雨有怀
    蒲团睡思欲蒙蒙,珍重贤人酒一中。夜静喜听悬霤雨,寒多更怯战窗风。檐花细落浑疑梦,诗句频催政......
  • 和总管姜知阁
    五笔梅山漫不休,诗筒倏寄置书邮。分符我亦惭铜虎,问俗人谁忍佩牛。已洗圜扉亡久系,更教彩棒息......
  • 和姜总管送别
    富贵如浮云,于我初何有。转徙浙东西,仅足糊其口。去年在吴兴,民物犹未阜。赈荒事方殷,奚暇诗......
  • 往瓜洲护使客回程
    北使朝京阙,东淮领计台。舟师虽夙戒,顿食更频催。州县愁劳费,风霜困往来。和盟终不赞,旧好政......
  • 自中秋月圆木犀开后倡酬络绎今可以止矣再书
    秋月秋花自一回,锦囊收拾靡遗才。吟馀顾兔毫端满,赋罢文犀纸面开。十里清香供隐几,三人对影称......
  • 呈折子明丈十首
    相逢几说李端公,未报舒州谢表通。要识淮南佳绝地,灊山皖水莫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