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经九华费征君墓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杜荀鹤
2025-07-19

经九华费征君墓

唐代  杜荀鹤  

凡吊先生者,多伤荆棘间。
不知三尺墓,高却九华山。
天地有何外,子孙无亦闲。
当时若征起,未必得身还。

经九华费征君墓作者简介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官至翰学士知制造。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经九华费征君墓翻译及注释

诗词《经九华费征君墓》是唐代杜荀鹤创作的一首吊念诗。以下是对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凡去吊念先生的人,往往受到棘刺的伤害。却不知道先生的墓葬在高耸的九华山上。天地之间还有什么比得上先生的墓葬,而子孙们又有什么令人忙碌的事情。在当时,如果出征而去,未必能够平安回来。

诗意:
这首诗是杜荀鹤用来表达对逝去的先生的怀念之情,并反思生死的和墓葬的问题。诗中通过对吊念先生者的描述,呈现出前往墓地所遭遇的艰险。而先生的墓葬之高处于九华山,把先生与天地相连,也让人思考墓葬之意义和重要性。此外,诗人用子孙无亦闲来表达对现世事务的冷淡,借此衬托先生的墓葬之珍贵。最后两句则表达了生者面临的封疆大业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强调了生者的虚妄。

赏析: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凝练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逝去的先生的敬重之情和对生死境地的思考。诗中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吊念者的痛苦和墓葬之高的对比,衬托出了先生的墓葬之尊贵。通过思考墓葬、天地、子孙等元素,诗人表达了对生死和世俗事务的淡漠态度。最后两句以对封疆大业的反思,表达了对生者身世的不确定性和虚妄。整首诗意味深长,反映了杜荀鹤对生死、墓地和人世间虚妄的思考。

经九华费征君墓拼音读音参考

jīng jiǔ huá fèi zhēng jūn mù
经九华费征君墓

fán diào xiān shēng zhě, duō shāng jīng jí jiān.
凡吊先生者,多伤荆棘间。
bù zhī sān chǐ mù, gāo què jiǔ huà shān.
不知三尺墓,高却九华山。
tiān dì yǒu hé wài, zǐ sūn wú yì xián.
天地有何外,子孙无亦闲。
dāng shí ruò zhēng qǐ, wèi bì děi shēn hái.
当时若征起,未必得身还。


相关内容11:

空闲二公递以禅律相鄙因而解之

阳羡杂咏十九首·石兕台

感秋

富水驿东楹有人题诗(笔迹柔媚,出自纤指)

阳羡杂咏十九首·观鱼亭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富春
    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画晚晴新。云低远渡帆来重,潮落寒沙鸟下频。未必柳间无谢客,也应花里有......
  • 塞上
    旌旗鬣鬣汉将军,闲出巡边帝命新。沙塞旋收饶帐幕,犬戎时杀少烟尘。冰河夜渡偷来马,雪岭朝飞猎......
  • 送友人宰浔阳
    高兴那言去路长,非君不解爱浔阳。有时猿鸟来公署,到处烟霞是道乡。钓艇满江鱼贱菜,纸窑连岳楮......
  • 投宣谕张侍郎乱后遇毗陵
    此生今日似前生,重著麻衣特地行。经乱后囊新卷轴,出山来见旧公卿。雨笼蛩壁吟灯影,风触蝉枝噪......
  • 友人赠舍弟依韵戏和
    吾家此弟有何知,多愧君开道业基。不觉裹头成大汉,昨来竹马作童儿。还缘世遇兵戈闹,只恐身修礼......
  • 山中贻同志
    君贫我亦贫,为善喜为邻。到老如今日,无心愧古人。闭门非傲世,守道是谋身。别有同山者,其如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