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赴犍为经龙阁道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岑参
2025-09-09

赴犍为经龙阁道

唐代  岑参  

侧径转青壁,危梁透沧波。
汗流出鸟道,胆碎窥龙涡。
骤雨暗谿口,归云网松萝。
屡闻羌儿笛,厌听巴童歌。
江路险复永,梦魂愁更多。
圣朝幸典郡,不敢嫌岷峨。

赴犍为经龙阁道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赴犍为经龙阁道翻译及注释

《赴犍为经龙阁道》是唐代诗人岑参所写的一首诗。诗中通过描写自己赴任犍为(今四川乐山市)的道路上的景色和心境,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艰险之路的勇毅。

诗词的中文译文:

侧径转青壁,
危梁透沧波。
汗流出鸟道,
胆碎窥龙涡。
骤雨暗谿口,
归云网松萝。
屡闻羌儿笛,
厌听巴童歌。
江路险复永,
梦魂愁更多。
圣朝幸典郡,
不敢嫌岷峨。

诗意和赏析:
《赴犍为经龙阁道》以壮丽磅礴的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的纷乱和忧虑作为主旋律。

诗的开头,诗人走在崇山峻岭之间的小径上,抬头望去是青色的石壁,令人想起沧海一般浩渺。行走间,诗人汗水不停流下,如同鸟儿在天空划过的痕迹。他的胆量也如同碎裂一般,他忍不住窥看那龙涡般的险恶。

接着,突然的骤雨让险峡更加昏暗,回头看去,已被云雾笼罩的山岭更加苍劲,如同网上的松萝一般。

在这强烈的对比之下,诗人或许曾听到过羌族儿童吹奏的笛子声,但他已经厌倦了那些来自于少年儿童的轻松快乐的歌唱。他在这艰险的江路上行进,陷入更加烦恼的梦中,他为国家命运忧心如焚。

最后,诗人谦卑地说,他所在的圣朝官职虽然庆幸地把他派到典郡(四川),但是他对于四川的险峻山势不敢怨怼。

这首诗以独特的意象和写景手法,表达了诗人在历经艰险的旅途中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困境的勇毅,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于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整体诗情深沉,既展示了大自然的雄伟壮观,又呈现出诗人内心波澜起伏的情感。

赴犍为经龙阁道拼音读音参考

fù qián wéi jīng lóng gé dào
赴犍为经龙阁道

cè jìng zhuǎn qīng bì, wēi liáng tòu cāng bō.
侧径转青壁,危梁透沧波。
hàn liú chū niǎo dào, dǎn suì kuī lóng wō.
汗流出鸟道,胆碎窥龙涡。
zhòu yǔ àn xī kǒu, guī yún wǎng sōng luó.
骤雨暗谿口,归云网松萝。
lǚ wén qiāng ér dí, yàn tīng bā tóng gē.
屡闻羌儿笛,厌听巴童歌。
jiāng lù xiǎn fù yǒng, mèng hún chóu gèng duō.
江路险复永,梦魂愁更多。
shèng cháo xìng diǎn jùn, bù gǎn xián mín é.
圣朝幸典郡,不敢嫌岷峨。


相关内容11:

送梁判官归女几旧庐

送杨千牛趁岁赴汝南郡觐省便成婚(得寒字)

送杜侍御赴上都

送魏升卿擢第归东都,因怀魏校书、陆浑、乔潭

虢州酬辛侍御见赠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题郑弘宪侍御遗爱草堂
    居士近依僧,青山结茅屋。疏松映岚晚,春池含苔绿。繁华冒阳岭,新禽响幽谷。长啸攀乔林,慕兹高......
  • 感镜
    铸镜广陵市,菱花匣中发。夙昔尝许人,镜成人已没。如冰结圆器,类璧无丝发。形影终不临,清光殊......
  • 往云门郊居途经回流作
    兹晨乃休暇,适往田家庐。原谷径途涩,春阳草木敷。才遵板桥曲,复此清涧纡。崩壑方见射,回流忽......
  • 西亭子言怀
    数丛芳草在堂阴,几处闲花映竹林。攀树玄猿呼郡吏,傍谿白鸟应家禽。青山看景知高下,流水闻声觉......
  • 出关经华岳寺,访法华云公
    野寺聊解鞍,偶见法华僧。开门对西岳,石壁青棱层。竹径厚苍苔,松门盘紫藤。长廊列古画,高殿悬......
  • 送蒲秀才擢第归蜀
    去马疾如飞,看君战胜归。新登郄诜第,更著老莱衣。汉水行人少,巴山客舍稀。向南风候暖,腊月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