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九月初五日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方回
2025-09-07

九月初五日

宋代  方回  

暮雨萧萧鼓角风,草枯木落雁横空。
每逢九日不胜感,垂近七旬无奈穷。
螃蟹今年犹未有,茅柴我辈亦堪中。
篱边瘦菊青如粟,已胜芙蓉万朵红。

九月初五日翻译及注释

《九月初五日》,是宋代方回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九月初五日,暮雨萧萧鼓角风。
草枯木落雁横空,每逢九日不胜感。
垂近七旬无奈穷,螃蟹今年犹未有。
茅柴我辈亦堪中,篱边瘦菊青如粟。
已胜芙蓉万朵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九月初五这一日子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方回对时光流转和自身境遇的感慨。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写草木凋零、鹅群飞过等景象,表现了深秋时节的凄凉和寂寥。

诗的开头描述了夕阳下萧瑟的秋雨,鼓角声飘荡在寒风中。这一描写营造了一种静寂而凄凉的氛围,与后面的描述相呼应。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大自然的变化和作者对岁月流转的感慨。草木凋零、雁群南飞,都是秋天的常态,而每逢九月初九这个特殊的日子,让作者更加感慨万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是古代的老人节,这里作者提到自己年近七旬,感叹自己的年岁已经老去,无奈于贫困之中。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螃蟹和茅柴的描写,表达了对丰收和富足的渴望。螃蟹一直是秋天的美味,而今年却未能品尝到,这也象征着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茅柴则代表了温暖和舒适的居所,作者虽然贫穷,但仍然希望过上安逸的生活。

最后两句诗描述了篱边瘦菊的景象,将其与芙蓉相比较。篱边瘦菊青翠如粟,展现了秋天的清冷和坚韧,但它仍然比不上盛开的芙蓉。这里作者通过比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载体,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生活境遇和美好事物的思考和感慨。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索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九月初五日拼音读音参考

jiǔ yuè chū wǔ rì
九月初五日

mù yǔ xiāo xiāo gǔ jiǎo fēng, cǎo kū mù luò yàn héng kōng.
暮雨萧萧鼓角风,草枯木落雁横空。
měi féng jiǔ rì bù shèng gǎn, chuí jìn qī xún wú nài qióng.
每逢九日不胜感,垂近七旬无奈穷。
páng xiè jīn nián yóu wèi yǒu, máo chái wǒ bèi yì kān zhōng.
螃蟹今年犹未有,茅柴我辈亦堪中。
lí biān shòu jú qīng rú sù, yǐ shèng fú róng wàn duǒ hóng.
篱边瘦菊青如粟,已胜芙蓉万朵红。


相关内容11:

赠存古杨茂盛卿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

岁尽即事三首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

青梅如豆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赠淳邑风水山人何君
    谁保南阳百世阡,控颐别颊每堪怜。发丘郎将焉容御,裸葬王孙幸获全。何所不如围即墨,厥今安在像......
  • 以诗句咏梅·朔云为断蜂蝶信
    风月本无穷,台观亦□恶。妙处吾能言,却恐儿辈觉。...
  • 戊戌元日三首
    炉香礼天地,再过古来稀。此日仍逢节,何时定许归。年高还拜怯,客窘久留非。遥忆小儿女,新春只......
  •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
    智琼久已乘龙去,留得人间十二枝。插向瓦瓶伴孤枕,别无玉骨与冰肌。...
  • 代次韵闻砧
    谁家秋夜捣衣声,遥忆良人在戍营。野宿貔貅天一角,树移乌鹊月三更。怨怀想像闺中切,逸韵悠扬枕......
  • 绿萼梅
    楚楚碧霞裳,轻轻青玉履。三千一太真,道妆侍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