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崇因寺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晏殊
2025-09-04

崇因寺

宋代  晏殊  

卷帘山色眼前见,入夜涛声枕上闻。
苔径雨馀堆落叶,石楼风静锁寒云。

崇因寺作者简介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崇因寺翻译及注释

《崇因寺》是宋代文学家晏殊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卷帘山色眼前见,
入夜涛声枕上闻。
苔径雨馀堆落叶,
石楼风静锁寒云。

诗意:
《崇因寺》描绘了一幅山寺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和内心的宁静。诗人在这个寺庙里,通过展开窗帘可以看到美丽的山色,夜晚则能听到波涛的声音,这一切都在他躺在床上时感知到。苔径上积满了雨水和落叶,石楼静谧无声,仿佛把寒冷的云彩锁在其中。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寺庙的景色和自然的声音,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人以朴素的笔墨描绘了山色和波涛的景象,突出了自然的美丽和庄严。他通过"眼前见"和"枕上闻"的表达,强调了他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这些景象和声音,进一步加强了诗词的真实感和亲近感。

诗中的苔径雨水和堆积的落叶,以及石楼中的静谧与寒云的锁定,给人一种静谧、肃穆的感觉。这种静谧和肃穆不仅反映了自然的状态,也与寺庙的氛围相呼应。整首诗给人一种超脱尘嚣、宁静安详的感觉,让读者在繁忙的生活中感受到一丝宁静和平静的氛围。

晏殊作为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感人的诗意而著名。《崇因寺》展示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对心灵宁静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佛教文化的热爱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这首诗词不仅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价值,也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深思和心灵上的抚慰。

崇因寺拼音读音参考

chóng yīn sì
崇因寺

juàn lián shān sè yǎn qián jiàn, rù yè tāo shēng zhěn shàng wén.
卷帘山色眼前见,入夜涛声枕上闻。
tái jìng yǔ yú duī luò yè, shí lóu fēng jìng suǒ hán yún.
苔径雨馀堆落叶,石楼风静锁寒云。


相关内容11:

万菊轩

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

仆曩於长安陈汉卿家,见吴道子画佛,碎烂可

二月八日与黄焘僧昙颖过逍遥堂何道士宗一问

中隐堂诗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题东湖涵虚阁
    水有支流树有孙,重重门巷挂朱轩。三君雅望标人杰,千里澄波隔世喧。西对户庭徐孺宅,北传钟梵给......
  • 上巳赐宴琼林与二府诸公游水心憩于西轩
    咽云箫鼓传声沸,临水楼台倒影多。吟绕曲栏无限思,绪风迟日满烟波。...
  • 金陵怀古
    六代豪华空处所,金陵王气黯然收。烟浓草远望不尽,物换星移度几秋。至竟江山谁是主,却因歌舞破......
  • 题李景元画
    闻说神仙郭恕先,醉中狂笔势澜翻。百年寥落何人在,只有华亭李景元。...
  • 黄楼致语口号百川反壑,五稼登场·初成百尺
    一新柱石壮严闉,更值西风落帽辰。不用游从夸燕子,直将气焰压波神。山川尚遶当时国,城郭犹飘广......
  • 读《晋史
    沧海横流血作津,犬羊角出竞称真。中原岂是无豪杰,天遣群雄杀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