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次韵元厚之平戎庆捷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7-19

次韵元厚之平戎庆捷

宋代  王安石  

朝廷今日四夷功,先以招怀後殪戎。
胡地马牛归陇底,汉人烟火起湟中。
投戈更讲诸儒艺,免胄争趋上将风。
文武佐时惭吉甫,宣王征伐自肤公。

次韵元厚之平戎庆捷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次韵元厚之平戎庆捷翻译及注释

诗词:《次韵元厚之平戎庆捷》

朝廷今日四夷功,
先以招怀後殪戎。
胡地马牛归陇底,
汉人烟火起湟中。

投戈更讲诸儒艺,
免胄争趋上将风。
文武佐时惭吉甫,
宣王征伐自肤公。

中文译文:
朝廷今日取得四夷的功绩,
最初是通过招抚后来铲除敌寇。
胡地的马牛回到陇山脚下,
汉人的烟火升起在湟水中。

投下戈矛,更加注重文治的儒家学问,
摘下头盔,争相效法优秀的将领。
文臣武将都自愧不如吉甫,
宣王征战征服敌方的事迹令人自豪。

诗意: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人王安石创作的,它表达了对朝廷在平定四夷的战争中取得的胜利的赞颂和庆贺之情。诗人首先称颂了朝廷招抚敌寇的策略,然后描述了战争胜利后胡地和汉地的景象。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文治的重视,主张弃戈从文,崇尚儒家学问。最后,他以宣王征伐敌寇的事迹来彰显国家的荣耀和自豪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述了宋代朝廷在平定四夷的战争中所取得的胜利。诗人通过对比胡地和汉地的景象,展示了战争胜利后国家的繁荣和安定。而在战争胜利后,诗人强调了文治的重要性,主张将重心转向文化和教育,重视儒家学问的传承。最后,诗人通过提及宣王征战的事迹,凸显了国家的历史荣耀和英雄气概。

整首诗表达了对朝廷的赞美和对国家繁荣的期望,同时强调了文治在战争胜利后的重要性。这首诗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兴旺和人民幸福的关切,具有爱国主义情感和儒家思想的特点。

次韵元厚之平戎庆捷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yuán hòu zhī píng róng qìng jié
次韵元厚之平戎庆捷

cháo tíng jīn rì sì yí gōng, xiān yǐ zhāo huái hòu yì róng.
朝廷今日四夷功,先以招怀後殪戎。
hú dì mǎ niú guī lǒng dǐ, hàn rén yān huǒ qǐ huáng zhōng.
胡地马牛归陇底,汉人烟火起湟中。
tóu gē gèng jiǎng zhū rú yì, miǎn zhòu zhēng qū shàng jiàng fēng.
投戈更讲诸儒艺,免胄争趋上将风。
wén wǔ zuǒ shí cán jí fǔ, xuān wáng zhēng fá zì fū gōng.
文武佐时惭吉甫,宣王征伐自肤公。


相关内容11:

始与韩玉汝相近居遂相与游今居复相近而两家

中书偶成

送郑叔熊归闽

北山洊亭

送李屯田守桂阳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次韵质夫兄使君同年
    楼堞相望一日程,春风吹急似摇旌。莫言乐国无愁梦,赖把新诗有故情。客舍五浆非所愿,私田三径会......
  • 寄韩持国
    渌绕宫城漫漫流,鹅黄小蝶弄春柔。问知公子朝陵去,归得花时却自愁。...
  • 和晚菊
    不得黄花九日吹,空看野叶翠葳蕤。渊明酩酊知何处,子美萧条向此时。委翳似甘终草莽,栽培空欲傍......
  • 宋城道中
    都城花木久知春,北路余寒尚中人。宿草连云青未得,东风无赖只惊尘。...
  • 次韵陪驾观灯
    绣筤含风下玉除,宫商挟奏斐然殊。福祥周室流为火,恩泽尧樽散在衢。伏枕但能知广乐,挥毫何以报......
  • 两生
    两生才器亦超群,黑白何劳强自分。好与骑奴同一处,此时俱事卫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