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牡丹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9-07

牡丹

宋代  苏轼  

花好长患稀,花多信佳否。
未有四十枝,枝枝大如斗。

牡丹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牡丹翻译及注释

《牡丹》是苏轼(苏东坡)于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花开艳丽难常见,花多是否可信然。
未满四十株花苞,每朵都大如斗盆。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牡丹花的壮丽和珍贵之处。苏轼以独特的笔触表达出牡丹花盛开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对花朵稀少和数量有限的担忧和疑虑。他描述了牡丹花朵之大如斗盆,强调了其宏伟和宝贵之处。

赏析:
1. 珍稀之美:苏轼在诗中强调了牡丹花的珍贵和稀有性。他用"花好长患稀"来形容牡丹花的美丽难得一见,暗示着牡丹的壮丽之处常常令人感到痛惜。
2. 数量有限:诗中提到"未有四十枝",指牡丹花的数量不多,进一步表明了牡丹花的稀缺性。这也暗示了苏轼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态度,因为数量的稀少使得每一朵牡丹都变得宝贵起来。
3. 壮丽的描绘:苏轼运用"枝枝大如斗"来描绘牡丹花的盛开场景,形象地表现出牡丹花朵之大、之美。这样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牡丹花的豪华和华丽。

总的来说,苏轼的《牡丹》通过对牡丹花的描绘,展示了牡丹的壮美和珍贵,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稀缺性的担忧。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成为了中国古代诗词中描绘牡丹花的经典之作。

牡丹拼音读音参考

mǔ dān
牡丹

huā hǎo zhǎng huàn xī, huā duō xìn jiā fǒu.
花好长患稀,花多信佳否。
wèi yǒu sì shí zhī, zhī zhī dà rú dòu.
未有四十枝,枝枝大如斗。


相关内容11:

惜花

减字木兰花

醉中戏赠郑使君 时使君先归,留妓乐重饮·

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

瓜园诗(并序)?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初除户曹,喜而言志
    诏授户曹掾,捧认感君恩。感恩非为己,禄养及吾亲。弟兄俱簪笏,新妇俨衣巾。罗列高堂下,拜庆正......
  • 和令狐相公新于郡内栽竹百竿拆壁开轩旦夕对
    七言五韵梁园修竹旧传名,久废年深竹不生。千亩荒凉寻未得,百竿青翠种新成。墙开乍见重添兴,窗......
  • 赠徐中书望终南山歌
    晚下兮紫微。怅尘事兮多违。驻马兮双树。望青山兮不归。...
  • 宿桐庐馆同崔存度醉后作
    江海漂漂共旅游,一樽相劝散穷愁。夜深醒后愁还在,雨滴梧桐山馆秋。...
  • 书林逋诗后
    吴侬生长湖山曲,呼吸湖光饮山渌。不论世外隐君子,佣儿贩妇皆冰玉。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
  • 秋怀二首
    苦热念西风,常恐来无时。及兹遂凄凛,又作徂年悲。蟋蟀鸣我床,黄叶投我帷。窗前有栖鵩,夜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