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逍遥咏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11-24

逍遥咏

唐代  白居易  

亦莫恋此身,亦莫厌此身。
此身何足恋,万劫烦恼根。
此身何足厌,一聚虚空尘。
无恋亦无厌,始是逍遥人。

逍遥咏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逍遥咏翻译及注释

中文译文:《逍遥咏》
亦莫恋此身,亦莫厌此身。
不要执著于这具身体,也不要对这具身体厌烦。
此身何足恋,万劫烦恼根。
这个身体又有什么值得执著的呢,它只是永恒的痛苦根源。
此身何足厌,一聚虚空尘。
这个身体又有什么值得厌烦的呢,只是暂时聚集的虚幻之尘。
无恋亦无厌,始是逍遥人。
既没有执恋,也没有厌倦,方才是自在自由的人。

诗意:这首诗词表达了对身体和束缚的超越,揭示了逍遥人的心态。诗人告诫人们不要对身体有过多的执着和厌烦,因为身体本身是痛苦和束缚的根源。只有解脱了对身体的执恋和厌倦,才能达到逍遥无羁的境界。

赏析:《逍遥咏》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一种对身体和物质束缚的超脱心态。诗中用“亦莫恋此身,亦莫厌此身”来强调不要过分执着于现实身体,体现了一种对世俗的超然态度。接着,诗人以“此身何足恋,万劫烦恼根”来表达对身体束缚的否定,彰显了对痛苦和纷扰源头的看透。而“此身何足厌,一聚虚空尘”则表达了对身体世界的淡然,认为身体不值得过多的厌倦。最后,诗人以“无恋亦无厌,始是逍遥人”来总结,指出只有没有执恋和厌倦的人方能真正自在自由。整首诗言简意赅,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哲理,给人们以启示和思考。

逍遥咏拼音读音参考

xiāo yáo yǒng
逍遥咏

yì mò liàn cǐ shēn, yì mò yàn cǐ shēn.
亦莫恋此身,亦莫厌此身。
cǐ shēn hé zú liàn, wàn jié fán nǎo gēn.
此身何足恋,万劫烦恼根。
cǐ shēn hé zú yàn, yī jù xū kōng chén.
此身何足厌,一聚虚空尘。
wú liàn yì wú yàn, shǐ shì xiāo yáo rén.
无恋亦无厌,始是逍遥人。


相关内容11:

渔父歌

李后主童谣

奉和白相公圣德和平致兹休运岁终功就合咏盛…长句四韵

春秋战国门·百里奚

冬月长安雨中见终南雪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黄子陂荷花
    十顷狂风撼曲尘,缘堤照水露红新。世间花气皆愁绝,恰是莲香更恼人。...
  • 白鹭
    雪然飞下立苍苔,应伴江鸥拒我来。见欲扁舟摇荡去,倩君先作水云媒。...
  • 柳
    斜拂中桥远映楼,翠光骀荡晓烟收。洛阳才子多情思,横把金鞭约马头。高出营门远出墙,朱阑门闭绿......
  • 踏青游
    攺火初晴,绿遍禁池芳草。斗锦绣、火城驰道。踏青游,拾翠惜,袜罗弓小。莲步袅。腰支佩兰轻妙。......
  • 见紫薇花忆微之
    一丛暗淡将何比,浅碧笼裙衬紫巾。除却微之见应爱,人间少有别花人。...
  • 看牡丹
    拥毳对芳丛,由来趣不同。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艳色随朝露,馨香逐晚风。何须待零落,然后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