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见素业师南还二首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冯琦
2025-09-08

送见素业师南还二首

明代  冯琦  

灞水遥伤别,燕山独送行。
弹珠元自误,抱玉竟谁明。
抚己虚疑梦,逢人怯问名。
报书稀不到,沾洒望神京。
¤

送见素业师南还二首翻译及注释

《送见素业师南还二首》是明代冯琦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灞水遥伤别,
燕山独送行。
弹珠元自误,
抱玉竟谁明。
抚己虚疑梦,
逢人怯问名。
报书稀不到,
沾洒望神京。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送别见素业师南归的情景。诗人站在灞水边,远远地伤感地与业师告别。业师离去的路途是孤独的,只有燕山陪伴着他。诗人回想起过去,悔恨自己曾经的疏忽,未能珍惜与业师相处的时光。他抱着敬爱的心情,但并不清楚自己的情感是否被业师所明白。他内心充满了疑虑和迷茫,仿佛置身于虚幻的梦境中。每当遇到他人,他都感到胆怯,不敢主动询问自己的名字。他寄予期望的书信很少能到达,只能沾湿了期盼着的神京(指京城)。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业师的深情告别和对自己内心的疑虑。诗人通过景物和心理的描写,将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深沉而含蓄。

诗中的灞水和燕山是具有明确地理位置的象征,灞水是陕西的一条河流,燕山则是北京附近的山脉。这些地名的使用增强了诗词的写实感和真切性,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离别的真实情境。

诗人的内心矛盾和困惑也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在业师离去之际才意识到自己对他的珍重之情,但又不确定业师是否能够理解自己的心意。这种不确定和矛盾在诗中通过对自我和他人的反思展现出来,使诗词充满了思考和内省的氛围。

最后两句诗中的报书和神京,揭示了诗人对与业师保持联系的渴望和对京城的向往。诗人希望能够通过书信传达自己的心意,但却很少有回音,只能将期盼寄托在神京这个遥远的地方。这种渴望和失望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理解和认同的渴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通过对离别情景和内心疑虑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思考。它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又具有普遍的人生意义,引发读者对于珍惜与他人相处、追寻真实认同的思考。

送见素业师南还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jiàn sù yè shī nán hái èr shǒu
送见素业师南还二首

bà shuǐ yáo shāng bié, yān shān dú sòng xíng.
灞水遥伤别,燕山独送行。
dàn zhū yuán zì wù, bào yù jìng shuí míng.
弹珠元自误,抱玉竟谁明。
fǔ jǐ xū yí mèng, féng rén qiè wèn míng.
抚己虚疑梦,逢人怯问名。
bào shū xī bú dào, zhān sǎ wàng shén jīng.
报书稀不到,沾洒望神京。
¤


相关内容11:

秋晚

酬方于鲁以制墨见寄

晚泊南岸有怀吴允兆茅孝若客燕中

放船(二首)

东岩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寄王光禄
    荷巾蕙带日倘佯,犹忆先朝尚食忙。万石家风承内史,一门叔父有中郎。歌徵桃叶双鬟艳,酒布兰生百......
  • 南夏
    不作炎州客,那知宇宙偏。日车淹北户,火树烁南天。气溽乘宵雨,云蒸挟暮烟。波斯夸白?,出入不曾......
  • 山居和孟无涯
    秋园对晓坐,弱病苦寒侵。楚地风霜积,江乡草木深。山高来牧笛,村远送寒砧。为问林泉事,时时酒......
  • 采菱图
    苕溪秋高水初落,菱花已老菱生角。红裙绿髻谁家人,小艇如梭不停泊。三三两两共采菱,纤纤十指寒......
  • 春日陪孟东洲宪使公重过宋氏园亭
    竹色青于染,春生宋玉家。众山当户出,一水抱城斜。积雨翻高柳,轻寒勒早花。风光正如此,莫惜醉......
  • 司寇临海敬所王公阅视三镇远以图说见遗赋诗
    鸣笳伐鼓出居庸,凭轼边城万骑从。每饭未尝忘巨鹿,一编今已尽卢龙。行专阃外纾筹策,归向尊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