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弥逊
2025-09-09

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

宋代  李弥逊  

相逢华发两星星,旧事邯郸一梦惊。
舌底雌黄谙世味,眼中青白见交情。
馀杯更觅论文具,好树休啼唤客声。
后夜扁舟苕霅路,增输寒月一溪横。

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作者简介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翻译及注释

《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是宋代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两颗星星相遇在华发之间,
邯郸的往事如一场惊梦。
舌底尝到了人情世故的苦涩,
眼中见到了友情的纯洁和淡然。
喝尽余杯,寻觅文具继续讨论,
好树停止啼唤,邀请客人言声。
深夜里,扁舟行驶在苕溪的道路上,
寒冷的月亮横亘在一条小溪之上。

诗意:
这首诗以送别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王彦声离去的情感。诗中通过描绘星星、邯郸、舌底的雌黄、眼中的青白、馀杯、论文具、好树、啼唤、扁舟、苕霅路和寒月等形象,抒发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离别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诗人与王彦声的离别场景。诗人通过对星星、邯郸、舌底的雌黄、眼中的青白等意象的运用,表达了对曾经的往事和友情的怀念之情。诗中的馀杯、论文具、好树、啼唤、扁舟、苕霅路和寒月等描写,展示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递了离别时的情感和对友情的思念之情。通过对具体形象的描写,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以形象化的方式表达出来,使诗词更加生动而深入人心。这首诗词在揭示人情世故和朋友情谊的同时,也呈现了自然景物和离别的寂寥之美,给人以思考与感悟的空间。

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wáng yàn shēng guī tiáo xī èr shǒu
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

xiāng féng huá fà liǎng xīng xīng, jiù shì hán dān yī mèng jīng.
相逢华发两星星,旧事邯郸一梦惊。
shé dǐ cí huáng ān shì wèi, yǎn zhōng qīng bái jiàn jiāo qíng.
舌底雌黄谙世味,眼中青白见交情。
yú bēi gèng mì lùn wén jù, hǎo shù xiū tí huàn kè shēng.
馀杯更觅论文具,好树休啼唤客声。
hòu yè piān zhōu sháo zhà lù, zēng shū hán yuè yī xī héng.
后夜扁舟苕霅路,增输寒月一溪横。


相关内容11:

久阴闻督邮至县奉简蹈元

和少章喜晴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纪德十一首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呈几叟仪曹四首

和刘待制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再次韵谢之
    四海王信州,志气老益壮。家学九夷闻,人物万夫望。若使在庙堂,天下无怨旷。胡为一叶舟,也泛闽......
  • 刘忠显挽词
    城头皂帜作云飞,城中不纵胡马嘶。虎狼那顾百万众,政期生载人杰归。天王遣公赴狂虏,胡奴列拜听......
  • 无题
    风行水上偶成文,暖入园林自在春。换国虽工非我有,呕心得句为谁珍。三生戒老诗堪画,千古长庚笔......
  • 登妙峰阁
    维舟古木阴,故人能倒屣。相携步高阁,千尺夸雄伟。雨余天气清,宇宙空如洗。对面碧玉峰,去天不......
  • 遣兴
    醉中飞梦到神清,夜半高楼借水明。下瞰寒溪凝水晶,孺子相呼同濯缨。楼上天人百宝璎,瑞色天香充......
  • 与似表弟游石门怀蹈元时中用高字韵
    逼人尘事等牛毛,袖手端须着眼高。策蹇倦追千里马,荷锄安用百金刀。病来避酒连三月,春半寻山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