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象上人还山中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郑巢
2025-11-22

送象上人还山中

唐代  郑巢  

竹锡与袈裟,灵山笑暗霞。
泉痕生净藓,烧力落寒花。
高户闲听雪,空窗静捣茶。
终期宿华顶,须会说三巴。

送象上人还山中作者简介

郑巢,[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不祥,钱塘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大中间,举进士。姚合为杭州刺史,巢献诗游其门馆。合颇奖重,凡登览燕集,巢常在侧。后不仕而终。巢著有诗一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送象上人还山中翻译及注释

送别象上人归还山中,他带着自己的竹杖和袈裟,灵山上的云霞为他微笑。山泉流过的地方长出了干净的苔藓,火力烧尽了寒花。富贵人家的人们闲坐着听雪,空房的窗户安静地研磨茶叶。最后,希望他能在华顶上度过余生,与三巴有着深入的交流。

中文译文:
送别象上人还山中,
带着竹杖和袈裟归来。
灵山上的云霞轻笑,
泉水轻轻流过,长出了净藓。
火力烧尽了寒花,
那高贵人家闲坐听雪,
空房的窗户安静地研磨茶叶。
最后,希望你能在华顶上安居,
与三巴共话心得。

诗意:
这首诗写的是送别象上人返回山中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他的祝福和美好愿望。诗中描绘了灵山上的景色和平静的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象上人的期望,希望他能在华顶上更深刻地修行,并与三巴等人有更深入的交流。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出了象上人归还山中的情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平静的生活,传达了对宁静和修行的向往。诗中的形象描写简练而生动,用词精确,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整首诗情感平和,表达了对自然和禅宗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最后一句令人深思,表达了对象上人在修行道路上的期望和祝福,给人以启迪和思考。整首诗寄托了诗人对象上人的美好祝愿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使人在阅读中沉浸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的力量。

送象上人还山中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xiàng shàng rén hái shān zhōng
送象上人还山中

zhú xī yǔ jiā shā, líng shān xiào àn xiá.
竹锡与袈裟,灵山笑暗霞。
quán hén shēng jìng xiǎn, shāo lì luò hán huā.
泉痕生净藓,烧力落寒花。
gāo hù xián tīng xuě, kōng chuāng jìng dǎo chá.
高户闲听雪,空窗静捣茶。
zhōng qī sù huá dǐng, xū huì shuō sān bā.
终期宿华顶,须会说三巴。


相关内容11:

铜雀妓

再吟鹦鹉

天津桥晚望

捉搦歌

天门街西观荣王聘妃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至日上公献寿酒
    候晓天门辟,朝天万国同。瑞云升观阙,香气映华宫。日色临仙籞,龙颜对昊宫。羽仪瞻百姓,献寿侍......
  • 题真娘墓(在虎丘西寺内)
    佛地葬罗衣,孤魂此是归。舞为蝴蝶梦,歌谢伯劳飞。翠发朝云在,青蛾夜月微。伤心一花落,无复怨......
  • 下第后寄高山人
    我家堂屋前,仰视大茅巅。潭静鸟声异,地寒松色鲜。人眠瓮牖月,鹿饮竹门泉。多愧邻高隐,无成又......
  • 题馀杭县龙泉观
    四回山一面,台殿已嵯峨。中路见山远,上方行石多。天晴花气漫,地暖鸟音和。徒漱葛仙井,此生其......
  • 送灵溪李侍郎
    貂裘离阙下,初佐汉元勋。河偃流澌叠,沙晴远树分。牛羊下暮霭,鼓角调寒云。中夕萧关宿,边声不......
  • 题僧壁
    出门无一事,忽忽到天涯。客地多逢酒,僧房却厌花。棋因王粲覆,鼓是祢衡挝。自喜疏成品,生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