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圆鉴上人游天台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郢
2025-07-24

送圆鉴上人游天台

唐代  李郢  

西岭草堂留不住,独携瓶锡向天台。
霜清海寺闻潮至,日宴江船乞食回。
华顶夜寒孤月落,石桥秋尽一僧来。
灵溪道者相逢处,阴洞泠泠竹室开。

送圆鉴上人游天台作者简介

李郢,字楚望,长安人。大中十年,第进士,官终侍御史。诗作多写景状物,风格以老练沉郁为主。代表作有《南池》、《阳羡春歌》、《茶山贡焙歌》、《园居》、《中元夜》、《晚泊松江驿》、《七夕》、《江亭晚望》、《孔雀》、《画鼓》、《晓井》等,其中以《南池》流传最广。

送圆鉴上人游天台翻译及注释

诗词《送圆鉴上人游天台》是唐代李郢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于僧人离去的送别之情。诗中描绘了僧人离去的场景,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情之间的交融。

西岭草堂留不住,
独携瓶锡向天台。
霜清海寺闻潮至,
日宴江船乞食回。
华顶夜寒孤月落,
石桥秋尽一僧来。
灵溪道者相逢处,
阴洞泠泠竹室开。

诗词的中文译文可以为:

西岭上的草堂无法留住,
独自带着瓶子和锡杖向天台进发。
清晨的霜凝结,海边的寺庙中传来潮声,
夜晚,坐在江船上晒太阳,乞求食物后返回。
在华顶,寒夜中,只有一个孤月西落,
秋天的石桥即将散尽,只有一个僧人过来。
在灵溪道者相逢的地方,
阴凉的洞里,竹屋轻轻开启。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景,展示了作者对于僧人离去的感慨和思念之情。诗人将离别的哀愁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让读者感受到离别的凄迷和思乡的深情。诗人通过描述僧人离开草堂,携带行囊向天台进发,展示了僧人追求修行的精神追求和超脱尘世的心境。同时,诗人描绘了日升和月落的景象,以及秋天的石桥和灵溪的竹室,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增加了诗词的艺术性和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于离别的思念之情,同时渲染了离别后的孤寂和凄迷。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离别的痛苦和思乡的深情,体味到人生的无常和变迁。这首诗词抒发了诗人对离别的感受,以及对修行者追求超凡的追求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诗意和赏析价值。

送圆鉴上人游天台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yuán jiàn shàng rén yóu tiān tāi
送圆鉴上人游天台

xī lǐng cǎo táng liú bú zhù, dú xié píng xī xiàng tiān tāi.
西岭草堂留不住,独携瓶锡向天台。
shuāng qīng hǎi sì wén cháo zhì,
霜清海寺闻潮至,
rì yàn jiāng chuán qǐ shí huí.
日宴江船乞食回。
huá dǐng yè hán gū yuè luò, shí qiáo qiū jǐn yī sēng lái.
华顶夜寒孤月落,石桥秋尽一僧来。
líng xī dào zhě xiāng féng chù, yīn dòng líng líng zhú shì kāi.
灵溪道者相逢处,阴洞泠泠竹室开。


相关内容11:

徒相逢

杜邮馆

题郑拾遗南斋

汝州郡楼望嵩山

晚夏逢友人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长安书情
    疏散过闲人,同人不在秦。近来惊白发,方解惜青春。僻寺居将遍,权门到绝因。行藏如此辈,何以谓......
  • 晋河
    风引征帆管吹高,晋君张宴俟雄豪。舟人笑指千馀客,谁是烟霄六翮毛。...
  • 夜坐有怀
    悄悄月出树,东南若微霜。愁人不成寐,五月夜亦长。佳期杳天末,骨肉不在旁。年华且有恨,厥体难......
  • 送羊振文先辈往桂阳归觐
    此去欢荣冠士林,离筵休恨酒杯深。云梯万仞初高步,月桂馀香尚满襟。鸣棹晓冲苍霭发,落帆寒动白......
  • 送王侍御赴宣城(一作赴越城令)
    戴豸却驱鸡,东南上句溪。路过金谷口,帆转石城西。水树连天暗,山禽绕郡啼。江人谙旧化,那复俟......
  • 四怨三愁五情诗十二首·五情
    野雀空城饥,交交复飞飞。勿怪官仓粟,官仓无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