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早出洞仙观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赵嘏
2025-07-26

早出洞仙观

唐代  赵嘏  

喜悦  

露浓如水洒苍苔,洞口烟萝密不开。
残月色低当户后,晓钟声迥隔山来。
春生药圃芝犹短,夜醮斋坛鹤未回。
愁是独寻归路去,人间步步是尘埃。

早出洞仙观作者简介

赵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诗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早出洞仙观翻译及注释

《早出洞仙观》是唐代赵嘏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作者清晨离开洞仙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人间繁华的疏离和对修行归宿的深思。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露水浓厚如水滴在蔓藤上,
洞穴口密布草烟闭合。
月光残缺低于户后,
清晨的钟声从山外传来。
春天的药圃里灵芝尚短小,
夜晚坛上的鹤尚未归来。
我心中忧愁,孤独地寻找归程,
而人间却充满了尘埃。

这首诗词诗意深远,言简意赅。通过描绘洞仙观景物的细节,诗人将自然景观和人间生活相对照,表达了对人间尘俗的疏离和对修行归宿的追求。墙上的苔藓上洒满了厚重的露水,洞口被密密的草烟封闭,象征着洞穴中的洁净和纯净。残缺不完整的月亮低垂在房屋后方,清晨的钟声远远地从山那边传来,强调了作者与人世间的距离和疏离感。描写夜晚斋坛中的鹤尚未归来,意味着修行者尚未归于自己的真我,而是在人间彷徨。最后两句"愁是独寻归路去,人间步步是尘埃"则是对人间繁华喧嚣的诘问与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疲倦和对修行道路的渴望。

整首诗词以写景抒怀的手法,通过自然景物和人间生活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清净和修行的向往。诗中的洞仙观成为了作者的避世之所,同时也象征着修行者追求超离尘世求得自我的境地。诗词中不仅融入了自然景观的描绘,还以对比的手法凸显了作者的内心思绪。这种思绪的表达增加了诗词的内涵和深度,使诗人的追求和思考得以表达。

早出洞仙观拼音读音参考

zǎo chū dòng xiān guān
早出洞仙观

lù nóng rú shuǐ sǎ cāng tái, dòng kǒu yān luó mì bù kāi.
露浓如水洒苍苔,洞口烟萝密不开。
cán yuè sè dī dàng hù hòu,
残月色低当户后,
xiǎo zhōng shēng jiǒng gé shān lái.
晓钟声迥隔山来。
chūn shēng yào pǔ zhī yóu duǎn, yè jiào zhāi tán hè wèi huí.
春生药圃芝犹短,夜醮斋坛鹤未回。
chóu shì dú xún guī lù qù, rén jiān bù bù shì chén āi.
愁是独寻归路去,人间步步是尘埃。


相关内容11:

下第

留题兴唐寺

下第后归永乐里自题二首

广陵答崔琛

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酬周侍郎)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顾非熊及第归茅山
    吟诗三十载,成此一名难。自有恩门入,全无帝里欢。湖光愁里碧,岩景梦中寒。到后松杉月,何人共......
  • 寄浔阳赵校书
    帘下秋江夜影空,倚楼人在月明中。不将行止问朝列,唯脱衣裳与钓翁。几处别巢悲去燕,十年回首送......
  • 夕发邠宁寄从弟(一作寄舒从事)
    半酣走马别,别后锁边城。日落月未上,鸟栖人独行。方驰故国恋,复怆长年情。入夜不能息,何当闲......
  • 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酬周侍郎)
    儒雅皆传德教行,几崇浮俗赞文明。龙门昔上波涛远,禁署同登渥泽荣。虚散谬当陪杞梓,后先宁异感......
  • 望九华山
    兹山突出何怪奇,上有万状无凡姿。大者嶙峋若奔兕,小者pI嵬如婴儿。玉柱金茎相拄枝,干空逾碧势......
  • 送朴山人归新罗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云山过海半,乡树入舟中。波定遥天出,沙平远岸穷。离心寄何处,目断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