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奉和太原张尚书山亭书怀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德裕
2025-07-20

奉和太原张尚书山亭书怀

唐代  李德裕  

岩石在朱户,风泉当翠楼。
始知岘亭赏,难与清晖留。
馀景淡将夕,凝岚轻欲收。
东山有归志,方接赤松游。

奉和太原张尚书山亭书怀作者简介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奉和太原张尚书山亭书怀翻译及注释

《奉和太原张尚书山亭书怀》是唐代李德裕创作的诗词。诗中描绘了太原张尚书的山亭景色,表达了对于山水景色的赞美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岩石在朱户,
风泉当翠楼。
始知岘亭赏,
难与清晖留。
馀景淡将夕,
凝岚轻欲收。
东山有归志,
方接赤松游。

诗意表达了作者在太原张尚书的山亭中欣赏自然景色所产生的感悟和思考。首联描述了山亭石崖和门户,字里行间透露出宏伟壮观的景象。接着,下联描写了在山亭中风景如画的风景和山泉,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的赏心悦目之感。接下来的两偶联描述了景色渐渐暗淡下去,就像天色将晚时云雾轻轻升起一样。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对东山的向往,希望能够继续追随着飘逸的松树在山水间游走。

诗词的赏析在于其婉约唯美的描写手法和深入的意境表达。通过对山亭景色的描绘,作者展现了自然的壮美和宏伟,以及人与自然相融合的美好愿望。整首诗词情感饱满、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于山水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奉和太原张尚书山亭书怀拼音读音参考

fèng hé tài yuán zhāng shàng shū shān tíng shū huái
奉和太原张尚书山亭书怀

yán shí zài zhū hù, fēng quán dāng cuì lóu.
岩石在朱户,风泉当翠楼。
shǐ zhī xiàn tíng shǎng, nán yǔ qīng huī liú.
始知岘亭赏,难与清晖留。
yú jǐng dàn jiāng xī, níng lán qīng yù shōu.
馀景淡将夕,凝岚轻欲收。
dōng shān yǒu guī zhì, fāng jiē chì sōng yóu.
东山有归志,方接赤松游。


相关内容11:

临海太守惠予赤城石,报以是诗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潭上紫藤

盛山十二诗·绣衣石榻(为温侍御置)

姑熟杂咏·谢公宅

晓过函谷关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山居送僧
    失意因休便买山,白云深处寄柴关。若逢城邑人相问,报道花时也不闲。...
  • 思归赤松村呈松阳子
    昔人思避世,惟恐不深幽。禽庆潜名岳,鸱夷漾钓舟。顾余知止足,所乐在归休。不似寻山者,忘家恣......
  • 重到襄阳哭亡友韦寿朋
    故人坟树立秋风,伯道无儿迹便空。重到笙歌分散地,隔江吹笛月明中。...
  • 句
    检经求绿字,凭酒借红颜。君不见秋山寂历风飙歇,半夜青崖吐明月。寒光乍出松筱间,万籁萧萧从此......
  • 过马当
    风波隐隐石苍苍,送客灵鸦拂去樯。三月尽头云叶秀,小姑新著好衣裳。...
  • 清冷池怀古(余别有序刻石)
    区囿三百里,常闻驷马来。旌旗朝甬道,箫鼓燕平台。追昔赋文雅,从容游上才。竹园秋水净,风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