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南阳谢紫微挽词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24

南阳谢紫微挽词三首

宋代  梅尧臣  

忽惊南郊信,半夜雪中来。
遂哭寝门外,始嗟梁木摧。
文章千古盛,风韵故人哀。
忆昨临湍水,宁知隔夜台。

南阳谢紫微挽词三首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南阳谢紫微挽词三首翻译及注释

《南阳谢紫微挽词三首》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忽然惊动南郊的消息,
半夜间从雪中赶来。
于是我哭泣在门外,
开始感叹梁木的摧毁。
那卓越的文章流传千古,
那风韵悠远的故人悲伤。
回忆昨天站在湍急的水边,
怎能知道有一夜隔开了我们的台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南阳谢紫微(南宋时期的儒学家、书法家)逝世的悼念之情。诗的开头表达了作者突然听到南郊传来的消息,使他感到震惊和惊讶。诗中所提到的南郊可能是指南阳的行宫所在地,传来的消息可能是谢紫微逝世的消息。接着诗中描述了作者半夜间在雪中的情景,他因为对谢紫微的丧失感到悲痛,于是哭泣在门外。

接下来的几句诗表达了谢紫微的文学才华和他的作品在后世的影响。谢紫微的文章流传千古,其作品的价值和影响力在历史长河中长久地存在着,给人们带来了深远的思考和感受。谢紫微的作品风韵独特,吸引了许多故人的关注和悲伤。

最后两句诗中,作者回忆起昨天自己站在湍急的水边时的情景,用以比喻与谢紫微隔开的时间和空间的隔阂。作者认为,当时他并不知道有一夜的时间将他们分开,使得他无法与谢紫微相见。

整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对谢紫微逝世的悲伤之情,表达了对谢紫微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生命无常的思考和感慨。

南阳谢紫微挽词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nán yáng xiè zǐ wēi wǎn cí sān shǒu
南阳谢紫微挽词三首

hū jīng nán jiāo xìn, bàn yè xuě zhōng lái.
忽惊南郊信,半夜雪中来。
suì kū qǐn mén wài, shǐ jiē liáng mù cuī.
遂哭寝门外,始嗟梁木摧。
wén zhāng qiān gǔ shèng, fēng yùn gù rén āi.
文章千古盛,风韵故人哀。
yì zuó lín tuān shuǐ, níng zhī gé yè tái.
忆昨临湍水,宁知隔夜台。


相关内容11:

留题开元寺仙上人平云阁

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

端明李侍郎挽歌三首

赠太子太傅王尚书挽词二首

次韵和永叔夜闻风声有感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允从上人还庐山
    山高云在下,诸壑藏半空。千重万重翠,正望落日中。不知野僧归,石径寒易通。松间无人扫,陨叶如......
  • 田家四时
    今朝田事毕,野老立门前。拊颈望飞鸟,负暄话余年。自从备丁壮,及此常苦煎。卒岁岂堪念,鹑衣著......
  • 春风
    常愁春云低,谁料春风恶。摇扇无定响,折干时闻落。吹花拥细草,送两来高阁。江燕倚身轻,逆飞前......
  • 送江东转运杨少卿
    世言楚使者,乃是汉名卿。曾欲察黄绶,但能勤列城。江山无改故,草树几更荣。有意自民甚,不同求......
  • 田家语
    谁道田家乐?春税秋未足!里胥扣我门,日夕苦煎促。盛夏流潦多,白水高于屋。水既害我菽,蝗又食......
  • 暝
    杳杳锺初发,昏昏户闭时。巢禽投树尽,疲马入城迟。醉唱眠茅屋,晓光透槿篱。荷锄休带月,亭长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