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白纻辞上苏翰林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晁补之
2025-07-18

白纻辞上苏翰林二首

宋代  晁补之  

白纻棼莫缉,纫兰作衣袪。
朝兮日所暴,暮兮雨所濡。
木瓜谅微物,期报乃琼琚。
芳华辞甚妙,赠我不如无。

白纻辞上苏翰林二首作者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白纻辞上苏翰林二首翻译及注释

《白纻辞上苏翰林二首》是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纻棼莫缉,纫兰作衣袪。
朝兮日所暴,暮兮雨所濡。
木瓜谅微物,期报乃琼琚。
芳华辞甚妙,赠我不如无。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愿望,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期待。诗中运用了一系列象征性的意象,描述了纯洁的白纻与芳香的兰花,以及朝阳和夜雨的洗涤。诗人希望通过这些美好的事物来回报自己的赞赏者,并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纯洁和美好事物的描绘,展现了晁补之对美的向往和追求。首先,诗中提到的"白纻"是一种纯白色的细绢,象征纯洁和高尚。"纫兰作衣袪"表明诗人将兰花的香气纳入衣被之中,体现了对美的追求和希望能够亲近美好的事物。

接着,诗中描述了朝阳和夜雨,它们分别暴晒和沐浴了纯洁的白纻。这里,朝阳和夜雨被赋予了一种净化的象征意义,强调了对纯洁和美好的追求。木瓜的微小和琼琚的宝贵被用来形容朝阳和夜雨,表达了诗人对这些美好事物的珍视和期待。

最后,诗中提到了"芳华辞甚妙,赠我不如无",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芳华指的是青春和美好的年华,诗人认为这种时光的流逝是令人惋惜的,而且诗人宁愿不曾拥有美好时光,也不愿意经历它的消失。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纯洁、美好事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诗中运用的象征意象使诗词更加富有意境,展现了晁补之对美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白纻辞上苏翰林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bái zhù cí shàng sū hàn lín èr shǒu
白纻辞上苏翰林二首

bái zhù fén mò jī, rèn lán zuò yī qū.
白纻棼莫缉,纫兰作衣袪。
cháo xī rì suǒ bào, mù xī yǔ suǒ rú.
朝兮日所暴,暮兮雨所濡。
mù guā liàng wēi wù, qī bào nǎi qióng jū.
木瓜谅微物,期报乃琼琚。
fāng huá cí shén miào, zèng wǒ bù rú wú.
芳华辞甚妙,赠我不如无。


相关内容11:

拟咏怀诗 二五

赠别诗

八音歌二首答黄鲁直

次韵鲁直谢李右丞送茶

和关承议彦远水乐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锁试呈同舍三首
    周行栉比未应充,荐庙方求古鼎钟。经眼乍愁千纸积,解颐聊喜一言逢。黄花庭槛时虽过,白酒邻槽愿......
  • 道士步虚词 三
    归心游太极。回向入无名。五香芬紫府。千灯照赤城。凤林采珠实。龙山种玉荣。夏簧三舌响。春钟九......
  • 奉和赐曹美人诗
    月光如粉白。秋露似珠圆。络纬无机织。流萤带火寒。何年迎弄玉。今朝得梦兰。讶许能含笑。芙蓉宜......
  • 从驾观讲武诗
    校战出长杨。兵栏入鬬场。置阵横云起。开营鴈翼张。门嫌磁石碍。马畏铁菱伤。龙渊触牛斗。繁弱骇......
  • 漫成呈文潜五首
    十年闭户不作舞,为客一整红罗裙。莫倚琵琶解写怨,朱帘垂下阿谁闻。...
  • 仙山诗 一
    金灶新和药。银台旧聚神。相看但莫怯。先师应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