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河冰复结复次前韵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9-09

河冰复结复次前韵

宋代  苏辙  

懊恼河冰散复生,徂年近已失峥嵘。
身留短舫厌厌睡,目送飞鸿一一轻。
引氵牵低徊疑上坂,打凌辛苦甚攻城。
东风怜我归心速,稍变杨梢百里迎。

河冰复结复次前韵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河冰复结复次前韵翻译及注释

《河冰复结复次前韵》是苏辙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河冰又结又散,再次前来的和韵。
往昔的风采已渐渐消逝,年岁的衰老无法挽回。
我身处狭小的船上,厌倦地睡着,
眼睁睁地看着飞鸿一个个轻盈地飞过。
水引着船缓缓前行,我心里犹豫是否上岸,
打破冰层的辛苦就像攻城一样艰难。
东风怜悯我急于回家的心情,
稍稍改变了杨梢的姿态,百里迎接着我归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岁月流逝和自身境遇的感慨,同时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和对东风的期盼。河冰的结冰与融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变迁,作者感到时间的流逝使得曾经的辉煌逐渐消失。作者身处船上,生活单调乏味,厌倦地度日。然而,作者的目光仍然注视着飞鸿的自由翱翔,暗示了他对自由和追求的向往。在犹豫是否前行的时候,作者感受到了东风的温暖和帮助,东风的改变也象征着作者回归家乡的希望和归属感。

赏析:
这首诗词以河冰的结冰与融化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中使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写河冰的结冰与融化,表达了时间的变迁和无法挽回的过去。同时,作者通过对飞鸿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和追求的向往。最后,诗中的东风象征着希望和温暖,为诗词带来了转折和解决的力量。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作者对生活和归属的思考和追求,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河冰复结复次前韵拼音读音参考

hé bīng fù jié fù cì qián yùn
河冰复结复次前韵

ào nǎo hé bīng sàn fù shēng, cú nián jìn yǐ shī zhēng róng.
懊恼河冰散复生,徂年近已失峥嵘。
shēn liú duǎn fǎng yàn yàn shuì, mù sòng fēi hóng yī yī qīng.
身留短舫厌厌睡,目送飞鸿一一轻。
yǐn shui qiān dī huí yí shàng bǎn, dǎ líng xīn kǔ shén gōng chéng.
引氵牵低徊疑上坂,打凌辛苦甚攻城。
dōng fēng lián wǒ guī xīn sù, shāo biàn yáng shāo bǎi lǐ yíng.
东风怜我归心速,稍变杨梢百里迎。


相关内容11:

乾荔支

留题石经院三首

题东坡遗墨卷後

题李公麟山庄图·建德馆

次韵贡父子开直宿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还颍川
    昔贤仕不遇,避世游金马。嗟我独何为,不容在田野。欹区寄汝南,落泊反长社。东西俱畏人,何适可......
  • 子瞻和陶公读山海经诗欲同作而未成梦中得数
    此心淡无著,与物常欣然。虚闲偶有见,白云在空间。爱之欲吐玩,恐为时俗传。逡巡自失去,云散空......
  •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 高斋
    金陵佳处自无穷,使宅幽深即故宫。楼殿六朝遗烬后,江山百里旧城中。雨余尚有金钿落,月出长窥粉......
  • 东湖
    不到东湖上,但闻东湖吟。诗词已清绝,佳境亦可寻。蜿蜒苍石螭,蟠拏据湖心。倒腹吐流水,奔注为......
  •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一白鹭亭
    白鹭洲前水,奔腾乱马牛。亭高疑欲动,船去似无忧。汹涌山方坏,澄清练不收。中秋谁在此,明月满......
  • 亡伯母同安县君杨氏挽词
    德盛诸杨族,贤宜伯父家。周姜职苹藻,歜母事桑麻。大邑移封近,阴堂去日赊。空余镜奁在,时出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