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高邮别秦观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9-05

高邮别秦观三首

宋代  苏辙  

高安此去风涛恶,犹有庐山得纵游。
便欲携君解船去,念君无罪去何求。

高邮别秦观三首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高邮别秦观三首翻译及注释

《高邮别秦观三首》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安此去风涛恶,
犹有庐山得纵游。
便欲携君解船去,
念君无罪去何求。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的是苏辙与秦观分别的情景。苏辙告别秦观时,他们正处于风浪恶劣的高安之地,但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可以在庐山上自由畅游。苏辙表达了与秦观一同解船离去的愿望,并思考着秦观离开的原因,认为秦观无罪离去,而离去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苏辙与秦观的别离情景,表达了离别时的思念和不舍之情。作者选择了高安这个风浪恶劣的地方作为背景,凸显了别离的艰难和不易。然而,庐山的存在给予了他们一丝希望和慰藉,庐山象征着自由和宁静,成为他们心灵的避风港。诗词末句表达了苏辙对秦观的思念和对他离去原因的疑问,显示出作者对友谊和离别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清新,用字简练,虽然只有四句,但表达了作者的离别之情和思考。它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和离别的辛酸。这首诗词既给人以伤感之感,又透露出一种豁达和坦然,体现了古人对友情和别离的理解和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和人文价值。

高邮别秦观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gāo yóu bié qín guān sān shǒu
高邮别秦观三首

gāo ān cǐ qù fēng tāo è, yóu yǒu lú shān dé zòng yóu.
高安此去风涛恶,犹有庐山得纵游。
biàn yù xié jūn jiě chuán qù, niàn jūn wú zuì qù hé qiú.
便欲携君解船去,念君无罪去何求。


相关内容11:

送林子中安厚卿二学士奉使高丽二首

次韵题画卷四首其三四明狂客

游庐山山阳七咏 三峡石桥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三神水馆寄子瞻兄四绝

官舍胸有鸂鶒遗二宣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闭居五咏其一杜门
    可怜杜门久,不觉杜门非。床锐日日销,髀肉年年肥。眼暗书罢读,肺病酒亦稀。经年客不至,不冠仍......
  • 初成遗老斋待月轩藏书室三首其三藏书室
    读书旧破十年功,老病茫然万卷空。插架都将付诸子,闭关犹得养衰翁。案头萤火从乾死,窗里飞蝇久......
  • 闻子瞻重游南山
    终南重到已春回,山木缘崖绿似苔。谷鸟鸣呼嘲独往,野人笑语记曾来。定邀道士弹鸣鹿,谁与溪堂共......
  • 试制举人呈同舍诸公二首
    垣中不减台端峻,池上来従柱下严。同直旧曾连月久,暂来还喜二公兼。〈仆顷与孙莘老同在谏垣,与......
  • 腊雪五首
    骄阳不能久,密雪自相催。急霰初鸣瓦,飞花旋集台。著人消瘴疫,覆麦长根荄。欲试樽中物,门前问......
  • 和顿主簿起见赠二首
    一锁楼中暗度秋,微官黾勉未能休。笑谈容我聊纾放,文字凭君便去留。杯酒淋漓已非敌,清诗窈渺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