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汪元量
2025-09-10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

宋代  汪元量  

自笑儒衣世法疏,穷愁何日得伸舒。
一从挟策来燕地,几拟陈情乞鉴湖。
风雨凄凄鸿雁瘦,雪霜凜凜鹡鴒孤。
湘江楼上无憀甚,不见吴山似画图。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作者简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翻译及注释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是宋代汪元量的一首诗词。该诗表达了作者自嘲儒衣与世俗法度不合,长期贫困苦恼的心情。他曾经带着抱负来到燕地,本想陈述心情,乞求官方的施舍。然而,风雨凄凄,鸿雁瘦弱,雪霜冷冷,鹡鴒孤寂,这些景象无情地映衬出作者的孤独和困苦。在湘江楼上眺望,作者并没有找到一丝慰藉,吴山也不像画图般美丽,他的心境愈发沉郁。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感受,展现了作者的孤独、贫困和失意。儒衣象征着作者的学问和道德,世法则代表了社会的规范和法度。然而,作者认为自己与这种世俗法度格格不入,生活在困顿之中。他的愿望是通过表达自己的心情得到官方的关注和援助,但现实却是无情的,给予他的只有风雨和孤寂。

这首诗词的赏析在于它揭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苦闷和无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作者将自己的心情与外在环境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他的心境在风雨和寒冷的映衬下愈加沉重,而湘江楼上的景色更是无法为他带来任何安慰。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命运的无奈,以及对权贵与富贵的渴望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现了汪元量在困顿中的内心挣扎和对命运的无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他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意境,将作者的心境与读者产生共鸣,使人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拼音读音参考

táng lǜ jì chéng fù fèng shān tí jǔ shí shǒu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

zì xiào rú yī shì fǎ shū, qióng chóu hé rì dé shēn shū.
自笑儒衣世法疏,穷愁何日得伸舒。
yī cóng xié cè lái yàn dì, jǐ nǐ chén qíng qǐ jiàn hú.
一从挟策来燕地,几拟陈情乞鉴湖。
fēng yǔ qī qī hóng yàn shòu, xuě shuāng lǐn lǐn jí líng gū.
风雨凄凄鸿雁瘦,雪霜凜凜鹡鴒孤。
xiāng jiāng lóu shàng wú liáo shén, bú jiàn wú shān shì huà tú.
湘江楼上无憀甚,不见吴山似画图。


相关内容11:

凌歊台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三十八

易水

庚辰正月旦早朝呈留忠斋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斡鲁垛观猎
    黑风满天红日出,千里万里栖寒烟。快鹰已落蓟水畔,猎马更在燕山前。白旄黄钺左右绕,氈房殿帐东......
  • 燕山送黄千户之旴江
    万里关河道路迂,出门一笑意何如。来时雨雪侵驼褐,归日风云蔼驷车。玉座喜闻黄石策,金台荣拜紫......
  • 苏台怀古
    灵岩寺古树森罗,满目兴亡落逝波。越相舟中西子去,楚王宫里北人过。歌台日暖游麋鹿,禁苑风高走......
  • 秋日野步和王觉民十六首
    烟里山光陈水墨,云边日影乱青红。新诗有画人难到,高压澄江五字工。...
  • 二月初八日左丞相吴坚右□□□□□枢密使谢
    卮江海蛟□□□母子悲□□□□□□□□征诗...
  • 天坛山
    我登天坛山,洒然清吟目。群峰如儿孙,罗列三十六。支藤陟曾巅,中有少室屋。山人化飞仙,庭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