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读史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萧澥
2025-09-10

读史

宋代  萧澥  

雁门翼处不身亲,成事安知非楚人。
何事当年良史笔,啬于一传著功臣。

读史翻译及注释

《读史》
雁门翼处不身亲,
成事安知非楚人。
何事当年良史笔,
啬于一传著功臣。

中文译文:

雁门翼处不亲临,
成就之事如何可知非楚人。
当年何事致使良史只写下一传,而未详述功臣的众多事迹。

诗意和赏析:

《读史》是萧澥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通过思考历史故事的传承方式,表达了对史书记载方式的思考和对历史中的功臣被忽视的痛惜之情。

诗的第一句“雁门翼处不身亲”,表达了作者远离历史发生地,无法身临其境的遗憾之情。雁门是古代边塞地区重要的关隘之一,而翼处则指向边境两侧。这句话意味着作者无法真正走进历史的发生地,对历史只能进行间接的了解。

接下来的“成事安知非楚人”,强调了作者对历史背后的真相的怀疑。这句话暗示着历史的传承中可能掺杂着各种因素,不一定是真实的历史。楚人指楚国的人民,这里用来表示外来或被忽视的群体。通过"非楚人",诗人质疑历史的编写者是否真正了解历史事实,以及借助历史叙述来满足某种目的。

最后两句“何事当年良史笔,啬于一传著功臣”,抱怨了历史书写者在记录历史时的不公。良史是指负责史书撰写的历史学家,这里抱怨他们只记载了部分功臣的事迹,而不是全面且详尽地记录。关键词是“啬于一传”,表示历史记录的局限性,只是为一部分功臣留下了传世之作,忽视了其他值得被记载的人或事件。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真实性的疑问,对历史记载的不公的痛惜。同时,也提醒我们在研究历史时要保持客观和全面的态度,不应该忽视被边缘化的人和事件。

读史拼音读音参考

dú shǐ
读史

yàn mén yì chù bù shēn qīn, chéng shì ān zhī fēi chǔ rén.
雁门翼处不身亲,成事安知非楚人。
hé shì dāng nián liáng shǐ bǐ, sè yú yī chuán zhe gōng chén.
何事当年良史笔,啬于一传著功臣。


相关内容11:

铁券山

次韵智伯寄茶报酒三斗

石{上巩下石}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句
    不会季鹰当日意,归来只说为鲈莼。...
  • 复朱晦庵
    笑指长沙擅閫,来向吾乡假途。一段忙中说活,无非孔孟工夫。...
  • 舟行即事
    烟暗前村树欲无,草簑篛笠一翁渔。无端风伯吹斜雨,湿却蓬窗数册书。...
  • 粤俗
    粤俗嗜海物,鳞介无一遗。虾蠃味已厚,况乃蟹与蜞。潮来浦屿涨,遮捕张藩篱。潮去沙满滩,拾掇盈......
  • 买鞭
    初买虽怜价甚微,驽骀便已化骦騛。干长却想穿阶直,节密应知受土肥。金{左革右登}夜寒敲月落,玉......
  • 游罏山
    通都无羊肠,罏人无羊肠。发原马之肝,委蛇豸之背。曲曲过蓝桥,意与仙灵会。静夜非笙簧,依微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