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秋日游龙井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叶绍翁
2025-07-19

秋日游龙井

宋代  叶绍翁  

引道烦双鹤,携囊倩一童。
竹光杯影里,人语水声中。
不雨云常湿,无霜叶自红。
我来何所事,端为听松风。

秋日游龙井作者简介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秋日游龙井翻译及注释

《秋日游龙井》是宋代文人叶绍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引道烦双鹤,
携囊倩一童。
竹光杯影里,
人语水声中。
不雨云常湿,
无霜叶自红。
我来何所事,
端为听松风。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秋日游览龙井的情景。他在迷人的景色中,感受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宁静的向往,以及对心灵的洗涤与净化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秋日的景象,通过抒发作者的感受和情绪,传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境界的追求。

首节的“引道烦双鹤,携囊倩一童。”描述了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看到了两只干扰游人的鹤鸟,以及一个携带篮子的小童。这一描写显示了作者淡泊名利的心态,他并不被外界的喧嚣所干扰,只专注于自己的游览。

接下来的两句“竹光杯影里,人语水声中。”将作者置身于竹林之中,享受竹林的静谧之美。竹光和水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宜人的氛围,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悠远。

接着,“不雨云常湿,无霜叶自红。”表达了秋日的湿润和温暖,以及自然界的变幻。虽然云常常带来雨水,但景色依然湿润;虽然没有霜冻,但树叶却自然而然地变红。这种自然的变化和平衡,给人以一种恬静和安宁的感觉。

最后一句“我来何所事,端为听松风。”表达了作者在这个景色中的目的,他来到这里并不是为了做什么特定的事情,而是纯粹为了倾听松风的声音。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和自然美的追求,他希望能够通过倾听松风的声音来净化自己的心灵。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秋日龙井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之美和宁静境界的追求。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也可以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宁静与洗涤的情感。

秋日游龙井拼音读音参考

qiū rì yóu lóng jǐng
秋日游龙井

yǐn dào fán shuāng hè, xié náng qiàn yī tóng.
引道烦双鹤,携囊倩一童。
zhú guāng bēi yǐng lǐ, rén yǔ shuǐ shēng zhōng.
竹光杯影里,人语水声中。
bù yǔ yún cháng shī, wú shuāng yè zì hóng.
不雨云常湿,无霜叶自红。
wǒ lái hé suǒ shì, duān wèi tīng sōng fēng.
我来何所事,端为听松风。


相关内容11:

宴中山

题山间老友壁

渡河

幸华严寺

八声甘州(寿萧帅参·九月廿三)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赏梅
    梅花宜雪犹宜月,水畔山边更自奇。十四字传和靖后,又传君际五言诗。...
  • 满庭芳(寿徐佑卿·七月初五)
    一叶鸣秋,五蓂纪瑞,申月还庆生申。巍巍郎宿,辉映寿星明。一段精神玉立,秋潭自、足副徽称。长......
  • 喜迁莺(寿薛尚书)
    一天风露,喜初行弹压,人间残暑。金母此时,云_先降,又见枢星光吐。人道鸿_逢日,可是东方明......
  • 浪淘沙(九日登钓台怀思溪旧游)
    七十二年翁。曾客吴中。清游占断水晶宫。几度藕花归棹晚,月烟钟。追记已陈踪。回首空濛。凭高荒......
  • 沁园春(庚午三月望日赋椿堂牡丹)
    消得_栏,也不枉教,车马如狂。怪元和一事,韩公子者,归来_去,玉毁昆冈。为解花嘲,朝来试看......
  • 潮州寒食陪太守南园宴
    寒食二月三月交,红桃破纇柳染梢。阴晴不定野云密,黕黕鼓声湖岸坳。使君千骑出南圃,歌吹前导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