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团墩秋月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李东阳
2025-09-11

团墩秋月

明代  李东阳  

庾亮楼前月正明,谢公墩上雨初晴。
清光照我双吟鬓,此夜怀人万里情。
隔竹流萤看不见,绕枝羁鸟宿还惊。
天涯一望乡心切,肠断秋山笛里声。

团墩秋月作者简介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团墩秋月翻译及注释

《团墩秋月》是明代诗人李东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庾亮楼前月正明,
谢公墩上雨初晴。
清光照我双吟鬓,
此夜怀人万里情。
隔竹流萤看不见,
绕枝羁鸟宿还惊。
天涯一望乡心切,
肠断秋山笛里声。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诗人站在庾亮楼前,明亮的月光照耀着他双鬓,谢公墩上的雨刚刚停止,天空开始放晴。在这样的夜晚,诗人思念远方的人,他的心情万里之遥。尽管有竹林隔开,他无法看到流动的萤火虫,周围的树枝上也没有停留的鸟儿。他站在天涯,望着故乡,心中充满了思乡之情,笛声在秋山间回荡,令他的心肠如断。

赏析:
这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描绘秋夜的月色和雨后的晴天,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中的庾亮楼和谢公墩是明代时期的著名景点,它们营造了诗人独特的写作背景。诗人通过描述月光照耀自己的双鬓,以及雨后的清新景色,展示了他内心的孤寂和远离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隔竹流萤和绕枝羁鸟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远方之间的距离和无法触及的隔阂。面对着天空辽阔的天涯和回荡在秋山间的笛声,诗人的心肠被割裂,流露出强烈的乡愁之情。

这首诗词运用了明代以景抒情的写作方式,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抒发内心情感。诗人的思乡之情与秋夜的景色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寂寞而深沉的画面。同时,诗中融入了对音乐的描写,通过秋山间回荡的笛声,增添了一份悲凉和怀旧的情感。

《团墩秋月》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把握了诗歌的节奏和意境,体现了明代诗人的独特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

团墩秋月拼音读音参考

tuán dūn qiū yuè
团墩秋月

yǔ liàng lóu qián yuè zhèng míng, xiè gōng dūn shàng yǔ chū qíng.
庾亮楼前月正明,谢公墩上雨初晴。
qīng guāng zhào wǒ shuāng yín bìn, cǐ yè huái rén wàn lǐ qíng.
清光照我双吟鬓,此夜怀人万里情。
gé zhú liú yíng kàn bú jiàn, rào zhī jī niǎo sù hái jīng.
隔竹流萤看不见,绕枝羁鸟宿还惊。
tiān yá yī wàng xiāng xīn qiè, cháng duàn qiū shān dí lǐ shēng.
天涯一望乡心切,肠断秋山笛里声。


相关内容11:

徐用和侍御所藏云山图歌

游九锁山·神仙隐迹

青岩山

续怀友(五首·并序)

悼高青丘季迪(三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宜阳引
    宜阳小儿身姓窦,弟为佣,姊为后。山中岸崩压不杀,自言相有封侯法。朝上书,夕召见,生不记家犹......
  • 寻春
    朝来微雨罢,何处可寻春。冰散池容动,烟销柳意新。穿林听莺远,度陌问花频。但觉相逢处,情亲似......
  • 送春
    蜀魄声声诉绿阴,谁家门巷落花深。游丝不系春晖住,愁绝天涯寸草心。...
  • 卿勿言
    卿勿言,朕自思,南诏覆师君不知。卿勿忧,朕自保,范阳弄兵苦不早。卿邪谁邪高与杨,非姚非宋还......
  • 急流退
    吕丞相,眼欲穿。钱枢密,兴已翩。君有轻士心,臣有制命权。命在我,不在天,明日拂衣游华山。...
  • 西山(三首)
    日日车尘马足间,梦魂连夜到西山。近郊地在翻成远,出郭身来始是闲。云里荡胸看缥缈,溪边洗耳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