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自咏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19

自咏

唐代  白居易  

题诗  

细故随缘尽,衰形具体微。
斗闲僧尚闹,较瘦鹤犹肥。
老遣宽裁袜,寒教厚絮衣。
马从衔草展,鸡任啄笼飞。
只要天和在,无令物性违。
自馀君莫问,何是复何非。

自咏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自咏翻译及注释

《自咏》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细枝末节随缘尽,衰老形体更加微。天空中斗闲僧尚在嬉闹,相比之下瘦弱的鹤仍然肥胖。年老之时,我宽松地穿袜子,寒冷的天气里,我穿着厚厚的棉衣。马儿从地上吃草展现它的活力,鸡儿在笼子里自由地啄食并飞翔。只要天和在,不让外物违背本性。关于我余下的事情,君莫再问,到底是什么,又何必分个明白。

诗意:
《自咏》这首诗词展示了白居易对生活的随遇而安、淡泊宁静的态度。诗人以自我咏史的方式,描述了自己老去的身体和生活琐事,但仍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他以一种从容自在的姿态看待生活中细枝末节的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界和人生的宽容和接纳。

赏析:
白居易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己渐渐老去的身体和生活琐事。通过对细枝末节的描述,他传达了一种豁达的心态和对命运的随缘态度。诗中的斗闲僧和瘦弱的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衬托出诗人自己的微弱形体。同时,诗中还出现了马和鸡的形象,马儿在自由地吃草展示着生命的活力,鸡儿在笼子里自由地啄食并飞翔,象征着自由与活力。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天和自然的信任,他相信只要天和在,不让外物违背本性,便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和真实。最后两句的语气明显变得不确定,诗人说自己余下的事情不值得问和分辨,可能是表示对生活中琐事的不重视,或者是暗示人生的终极问题无法得到明确的答案,因此不值得深究。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豁达、淡泊的心态,与唐代诗风清新明快的特点相契合。通过对细枝末节的描绘,诗人展示了一种从容宁静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自然和命运的接纳和崇尚,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自咏拼音读音参考

zì yǒng
自咏

xì gù suí yuán jǐn, shuāi xíng jù tǐ wēi.
细故随缘尽,衰形具体微。
dòu xián sēng shàng nào, jiào shòu hè yóu féi.
斗闲僧尚闹,较瘦鹤犹肥。
lǎo qiǎn kuān cái wà, hán jiào hòu xù yī.
老遣宽裁袜,寒教厚絮衣。
mǎ cóng xián cǎo zhǎn, jī rèn zhuó lóng fēi.
马从衔草展,鸡任啄笼飞。
zhǐ yào tiān hé zài, wú lìng wù xìng wéi.
只要天和在,无令物性违。
zì yú jūn mò wèn, hé shì fù hé fēi.
自馀君莫问,何是复何非。


相关内容11:

池上赠韦山人

酬梦得以予五月长斋延僧徒绝宾友见戏十韵

久雨闲闷,对酒偶吟

别陕州王司马

春早秋初,因时即事,兼寄浙东李侍郎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蕲春李十九使君赴郡
    可怜官职好文词,五十专城未是迟。晓日镜前无白发,春风门外有红旗。郡中何处堪携酒,席上谁人解......
  • 寄刘苏州
    去年八月哭微之,今年八月哭敦诗。何堪老泪交流日,多是秋风摇落时。泣罢几回深自念,情来一倍苦......
  • 睡觉
    星河耿耿漏绵绵,月暗灯微欲曙天。转枕频伸书帐下,披裘箕踞火炉前。老眠早觉常残夜,病力先衰不......
  • 和令狐相公寄刘郎中兼见示长句
    日月天衢仰面看,尚淹池凤滞台鸾。碧幢千里空移镇,赤笔三年未转官。别后纵吟终少兴,病来虽饮不......
  • 晚春欲携酒寻沈四著作,先以六韵寄之
    病容衰惨澹,芳景晚蹉跎。无计留春得,争能奈老何。篇章慵报答,杯宴喜经过。顾我酒狂久,负君诗......
  • 任老
    不愁陌上春光尽,亦任庭前日影斜。面黑眼昏头雪白,老应无可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