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恨去年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9-09

恨去年

唐代  白居易  

老去唯耽酒,春来不著家。
去年来校晚,不见洛阳花。

恨去年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恨去年翻译及注释

《恨去年》

老去唯耽酒,
春来不著家。
去年来校晚,
不见洛阳花。

中文译文:
年老只沉溺于酒,
春天来临却不归家。
去年来到校场较晚,
错过了洛阳的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人白居易创作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年老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对于错过美好时光和机会的遗憾之情。

首句“老去唯耽酒”,诗人以“老去”自喻,抒发了对年华逝去的无奈感。他唯一的慰藉就是沉溺于酒中,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

接着的两句“春来不著家”,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春天来临时无心归家的状态。这里的“春来”可以理解为新生、希望和机会的象征,而诗人却无法抓住它,暗示了他对于未能珍惜时光的懊悔。

最后两句“去年来校晚,不见洛阳花”,诗人回忆起去年自己来到校场时的晚到,错过了洛阳的花。这里的“洛阳花”可以代表美好的事物和机遇,而诗人未能亲眼目睹,表达了他对于错失机会的遗憾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年老和错失机会的感慨和遗憾。诗人借助酒和花的象征意义,通过对比和联想,表达了对于逝去的时光和错过的机会的深深怀念和懊悔之情。这种感慨也是人们在面对岁月流转、悔恨过去的普遍心境,使得这首诗具有共鸣力和思索性。

恨去年拼音读音参考

hèn qù nián
恨去年

lǎo qù wéi dān jiǔ, chūn lái bù zhe jiā.
老去唯耽酒,春来不著家。
qù nián lái xiào wǎn, bú jiàn luò yáng huā.
去年来校晚,不见洛阳花。


相关内容11:

偶咏

玉泉寺南三里涧下多深红踯躅繁艳殊常感惜题诗以示游者

令狐相公与梦得交情素深眷予分亦不浅一闻薨逝…继和

府酒五绝·招客

池上送考功崔郎中,兼别房窦二妓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老夫
    七八年来游洛都,三分游伴二分无。风前月下花园里,处处唯残个老夫。世事劳心非富贵,人间实事是......
  • 寄明州于驸马使君三绝句
    有花有酒有笙歌,其奈难逢亲故何。近海饶风春足雨,白须太守闷时多。平阳音乐随都尉,留滞三年在......
  • 晚春酒醒寻梦得
    料合同惆怅,花残酒亦残。醉心忘老易,醒眼别春难。独出虽慵懒,相逢定喜欢。还携小蛮去,试觅老......
  • 自问
    年来私自问,何故不归京。佩玉腰无力,看花眼不明。老慵难发遣,春病易滋生。赖有弹琴女,时时听......
  • 三适赠道友
    褐绫袍厚暖,卧盖行坐披。紫毡履宽稳,蹇步颇相宜。足适已忘履,身适已忘衣。况我心又适,兼忘是......
  • 赠谈客
    上客清谈何亹亹,幽人闲思自寥寥。请君休说长安事,膝上风清琴正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