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人定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21

人定

唐代  白居易  

人定月胧明,香消枕簟清。
翠屏遮烛影,红袖下帘声。
坐久吟方罢,眠初梦未成。
谁家教鹦鹉,故故语相惊。

人定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人定翻译及注释

《人定》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定月胧明,
香消枕簟清。
翠屏遮烛影,
红袖下帘声。
坐久吟方罢,
眠初梦未成。
谁家教鹦鹉,
故故语相惊。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静夜晚的场景。月亮挂在天空中,明亮而朦胧。香烟逐渐消散,枕簟清凉。屏风挡住了烛光的影子,红袖轻轻掀起帘幕,发出微弱的声响。作者静坐良久方才停止吟咏,刚入睡时的梦境还未形成。另外,有只鹦鹉在某个邻居家中学到了一些话语,不时发出叫声,引起了一些惊讶和注意。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细微事物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诗中运用了一系列意象,通过对月亮、香烟、屏风、帘幕和鹦鹉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周围环境的感知。

诗中的“人定月胧明”一句,以简洁的方式展现了月亮的明亮而朦胧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人的内心平静和思绪的回归。接着,“香消枕簟清”以嗅觉和触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和清新的氛围。

“翠屏遮烛影,红袖下帘声”这两句通过屏风和帘幕的形象描绘,增加了诗词的视觉和听觉效果,给人一种安静而温馨的感受。

最后两句“坐久吟方罢,眠初梦未成。谁家教鹦鹉,故故语相惊”,通过对作者坐久思索和刚入睡时的梦境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思考。而鹦鹉的出现则增添了一丝活泼和趣味,也让整首诗呈现出一种生活的真实感和细节。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约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安静夜晚的场景,通过对细节的观察和描写,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独特的审美追求。

人定拼音读音参考

rén dìng
人定

rén dìng yuè lóng míng, xiāng xiāo zhěn diàn qīng.
人定月胧明,香消枕簟清。
cuì píng zhē zhú yǐng, hóng xiù xià lián shēng.
翠屏遮烛影,红袖下帘声。
zuò jiǔ yín fāng bà, mián chū mèng wèi chéng.
坐久吟方罢,眠初梦未成。
shuí jiā jiào yīng wǔ, gù gù yǔ xiāng jīng.
谁家教鹦鹉,故故语相惊。


相关内容11:

重答汝州李六使君见和忆吴中旧游五首

与诸客空腹饮

苦热中寄舒员外

东亭闲望

题道宗上人十韵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寄皇甫七
    孟夏爱吾庐,陶潜语不虚。花樽飘落酒,风案展开书。邻女偷新果,家僮漉小鱼。不知皇甫七,池上兴......
  • 酬严中丞晚眺黔江见寄
    江水三回曲,愁人两地情。磨围山下色,明月峡中声。晚后连天碧,秋来彻底清。临流有新恨,照见白......
  • 寄太原李相公
    闻道北都今一变,政和军乐万人安。绮罗二八围宾榻,组练三千夹将坛。蝉鬓应夸丞相少,貂裘不觉太......
  • 见小侄龟儿咏灯诗并腊娘制衣,因寄行简
    已知腊子能裁服,复报龟儿解咏灯。巧妇才人常薄命,莫教男女苦多能。...
  • 酬郑侍御多雨春空过诗三十韵(次用本韵)
    南雨来多滞,东风动即狂。月行离毕急,龙走召云忙。鬼转雷车响,蛇腾电策光。浸淫天似漏,沮洳地......
  • 晚寒(晚一作暝)
    急景流如箭,凄风利似刀。暝催鸡翅敛,寒束树枝高。缩水浓和酒,加绵厚絮袍。可怜冬计毕,暖卧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