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闻城中募后有感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克庄
2025-07-20

闻城中募后有感二首

宋代  刘克庄  

调发年多籍半空,虎符招补至闽中。
庄农戎服来操戟,太守儒装学拍弓。
去日初辞乡树绿,到时愁见戌旗红。
募金莫作缠头费,留制衣袍御北风。

闻城中募后有感二首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闻城中募后有感二首翻译及注释

《闻城中募后有感二首》是宋代刘克庄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调发年多籍半空,
虎符招补至闽中。
庄农戎服来操戟,
太守儒装学拍弓。

去日初辞乡树绿,
到时愁见戌旗红。
募金莫作缠头费,
留制衣袍御北风。

诗意:
这首诗词是刘克庄对闻城中募兵后的感慨之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军事动荡的景象,展现了社会动荡时期的人们面临的困境和冲突。诗人通过描述人们的服饰和行为,表达了对时局的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动荡景象。首句"调发年多籍半空",揭示了动员兵员的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但还未能完全补充到位。"虎符招补至闽中"表明招募士兵的命令已经传到了福建地区。

接下来的两句"庄农戎服来操戟,太守儒装学拍弓",对应着两种身份的人参与到战争中。庄农代表着普通百姓,他们穿上战服,拿起兵器,参与战斗。而太守则代表着士人,他们虽然以儒学为主,但也积极参与战争,学习射箭技巧。

下半部分的两句"去日初辞乡树绿,到时愁见戌旗红",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离别和痛苦。诗人通过对乡树的描绘,表达了离别时的愁苦之情。而"戌旗红"则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危险。

最后两句"募金莫作缠头费,留制衣袍御北风",表达了诗人对于募兵收取过高费用的批评。他呼吁人们不要把募集的钱款用于个人自私的目的,而是应该留作制作衣袍以抵御北方寒风。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当时社会动荡时期的军事景象和人们的困境。诗人表达了对时局的关切和对国家兴衰的思考,展现了他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对社会风气的批评。

闻城中募后有感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wén chéng zhōng mù hòu yǒu gǎn èr shǒu
闻城中募后有感二首

diào fā nián duō jí bàn kōng, hǔ fú zhāo bǔ zhì mǐn zhōng.
调发年多籍半空,虎符招补至闽中。
zhuāng nóng róng fú lái cāo jǐ, tài shǒu rú zhuāng xué pāi gōng.
庄农戎服来操戟,太守儒装学拍弓。
qù rì chū cí xiāng shù lǜ, dào shí chóu jiàn xū qí hóng.
去日初辞乡树绿,到时愁见戌旗红。
mù jīn mò zuò chán tóu fèi, liú zhì yī páo yù běi fēng.
募金莫作缠头费,留制衣袍御北风。


相关内容11:

挽陈岩方隐君二首

西风二首

不寐二首

竹溪评余近诗发药甚多次韵

送叶尚书奉祠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次林卿槟榔韵二首
    芳洲弥望总荒榛,此物偏沾雨露春。海贾垂涎规互市,夷人嚼血赛媒神。扶留叶嫩供汤使,大腹形同混......
  • 挽丘大卿二首
    方喜辽天孤鹤返,忽惊蔡岭一牛鸣。理官未遣俦三后,拙宦才令至九卿。尽翦萑莆潢弄息,不囊薏苡粤......
  • 徐潭即事二首
    一生常寄人篱落,入手斯丘得自专。防墓向来封四尺,骊山何必锢三泉。暮年已作饰巾客,它日那无挂......
  • 临江使君陈华叟哀诗二首
    去岁相过寂寞滨,心如符券迹参辰。骨香万死何曾腐,膝屈千生不复神。哀仲行诗谁续古,补中丞传岂......
  • 漳兰为丁窃货其半纪实四首
    五十盆苍翠,皆从异县求。不能防狡窟,未免破鸿沟。惨甚兵初过,苛于吏倍抽。渠侬慕铜臭,肯为国......
  • 题寺壁二首
    柏子薰衣眉晕销,女垣榆影冷萧萧。屏山一枕游方梦,横锡飘然过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