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再答吴仲登三绝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释宝昙
2025-09-08

再答吴仲登三绝

宋代  释宝昙  

案上如山一束书,青灯岁月已无馀。
从来笔同天人事,佛祖如何以货居。

再答吴仲登三绝翻译及注释

《再答吴仲登三绝》是宋代释宝昙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案上摆放着如山般的一堆书籍,
青灯下度过的岁月已经没有剩余。
一直以来,笔与天人的事物相同,
佛祖又如何能以物质为生活依归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于书籍、岁月以及佛祖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和修行的思考。

首先,诗中描述了案上堆放的书籍如山般高大,展现了知识的丰富和广博。这堆书象征着人们追求智慧和知识的努力,也显示了作者对于学问的重视。然而,青灯下度过的岁月已经不多,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这种对于光阴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和珍惜。

其次,诗中提到了笔与天人的事物相同。这意味着作者将自己的笔墨之道与人世间的琐事相提并论。笔墨是作者表达思想与情感的工具,而天人的事物则代表着世俗的纷扰与人生的经历。这种比拟表明了作者将自己的修行与日常生活相融合,不将修行与世俗分割开来,认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体现佛法的精神。

最后,诗中提出了一个反问:佛祖又如何能以物质为生活依归呢?此句暗含着对于佛教修行的思考。佛祖作为佛教的创始人和楷模,被认为具有无私和超脱尘世的境界。然而,诗中的问句意味着佛祖受制于物质生活,无法超越世俗尘嚣。这种质疑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和探索。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于书籍、岁月、笔墨和佛祖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和修行的思考。作者将个人的修行与现实世界相结合,并对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进行了质疑。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于人生意义的思索和对于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

再答吴仲登三绝拼音读音参考

zài dá wú zhòng dēng sān jué
再答吴仲登三绝

àn shàng rú shān yī shù shū, qīng dēng suì yuè yǐ wú yú.
案上如山一束书,青灯岁月已无馀。
cóng lái bǐ tóng tiān rén shì, fó zǔ rú hé yǐ huò jū.
从来笔同天人事,佛祖如何以货居。


相关内容11:

赏梅分韵得殊字

老仲夜集

池上梅开一花

跋信中隐秋江捕鱼图

小瓮瓶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晚坐新亭对溪山有感二首
    莫道溪山阅世长,溪山今古几兴亡。金丹大药皆虚妄,别有长生不死方。...
  • 和所盘自宽韵
    忧患薰心两鬓丝,倚栏瘦影却斜晖。凄其十载不儒服,老矣一生犹布衣。未信此身长坎坷,细看造物实......
  • 离相院暂憩
    一别已五载,重来得旧朋。秋风多改叶,童行半为僧。暂憩亦云好,长游愧未能。前山久相识,为我碧......
  • 恶况
    恶况有谁知,僵妻与仆儿。无人乞颜米,有客泣杨岐。浩劫天难免,凶年鬼亦饥。但言身长在,不敢恨......
  • 寄龙湖庄
    鹤发重来客,龙湖旧日壮。乡心忽摇曳,春事又苍茫。聒聒水泉动,荒荒野日长。残年厌声利,吾道在......
  • 竹所睡起偶成书呈谢守之
    万竹中通两牖虚,红尘炎暑不关渠。幽人日用底难办,一榻午风清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