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群玉五咏·百花洲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弥逊
2025-07-19

群玉五咏·百花洲

宋代  李弥逊  

芳洲面林薄,山响疏泉落。
小绿缀肥梅,疏青陨惊箨。
周遭不盈丈,思与江湖廓。
幽人百虚空,得立听鸣壑。
物我偶俱忘,何必知鱼乐。

群玉五咏·百花洲作者简介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群玉五咏·百花洲翻译及注释

《群玉五咏·百花洲》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一个美丽的花园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和人与自然的融洽。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芳洲面林薄,山响疏泉落。
小绿缀肥梅,疏青陨惊箨。
周遭不盈丈,思与江湖廓。
幽人百虚空,得立听鸣壑。
物我偶俱忘,何必知鱼乐。

诗意和赏析:
《群玉五咏·百花洲》通过对花园景色的描绘,展示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首先,诗人描述了芳洲面对林木稀疏的景象,山间回响着清脆的泉水声,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了绿树下点缀着肥美的梅花,疏散的竹林中惊起了青色的箨叶,这些细节描写增添了花园的生机和活力。

诗中还描述了花园的规模,周围不过数丈的范围,但却能引发诗人对江湖广阔胸怀的思考。诗人认为,即使身处这么小的花园,也能感受到江湖的辽阔与壮丽,这体现了诗人豁达超脱的心态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花园中静静倾听的心境,他将自己融入到幽静的环境之中,感受百虚空灵的境界。在这样的境地中,物我之间的界限消失,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忘却了俗世的喧嚣。诗人提问,为什么还需要知道鱼儿的快乐呢?这是对于人们追求内心宁静与超然境界的思考。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花园美景,通过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与自然融洽的向往。展示了一种超越物我界限的宁静境界,引发人们对内心深处宁静与自由的思考。

群玉五咏·百花洲拼音读音参考

qún yù wǔ yǒng bǎi huā zhōu
群玉五咏·百花洲

fāng zhōu miàn lín báo, shān xiǎng shū quán luò.
芳洲面林薄,山响疏泉落。
xiǎo lǜ zhuì féi méi, shū qīng yǔn jīng tuò.
小绿缀肥梅,疏青陨惊箨。
zhōu zāo bù yíng zhàng, sī yǔ jiāng hú kuò.
周遭不盈丈,思与江湖廓。
yōu rén bǎi xū kōng, dé lì tīng míng hè.
幽人百虚空,得立听鸣壑。
wù wǒ ǒu jù wàng, hé bì zhī yú lè.
物我偶俱忘,何必知鱼乐。


相关内容11:

避地过雷霹滩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纪德十一首

次韵凝翠阁看水

久雨阻游昭亭有作

送赵二十一观罕独中迎亲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寄枢密富丈
    误入众香国,山深人境移。松筠秋色老,楼殿午云低。东阁传书密,西郊去路迟。须烦造化手,为展菊......
  • 再次韵谢之
    昌黎论佛骨,南行气亦壮。卖书请镂玉,却起北归望。香山最风流,诗酒事夷旷。那知闻琵琶,泪溅九......
  • 哭陈兴宗先生三首
    满腹悲辛谁与言,叩门不应更依然。一斑昔我尝窥豹,五色还公自补天。新陇只今堪挂剑,枯桐从此不......
  • 送同年朱元直监税
    秋风可拟借年光,晓觉新生篘泼鼻香。黄菊丹萸元妩媚,败荷衰柳自凄凉。山才入眼身尤健,事不关心......
  • 和邓成材五绝
    卧龙何日起南阳,万骑追风竞挽强。射落长庚作顽石,坐令四海复农桑。...
  • 郑尚明学士挽诗二首
    四十才名重,归来白发侵。一官驹在谷,有子鹤鸣阴。胜著潜夫论,今亡子敬琴。送车知几两,松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