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观月扬千寺门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弥逊
2025-09-11

观月扬千寺门

宋代  李弥逊  

背山灵刹两松间,待月松前觌面山。
云去月低松影落,倚天唯有碧回环。

观月扬千寺门作者简介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观月扬千寺门翻译及注释

《观月扬千寺门》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弥逊。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背山的灵刹和两棵松树之间,
等待月亮在松树前面显现,
云彩离去,月亮低垂,松影沉落,
只有碧色的回环在倚天崖上。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观赏月亮的景象。诗人站在背山的灵刹和两棵松树之间,期待着月亮从松树前面升起。当云彩散去时,月亮低垂,映照在松树上的倒影沉寂。然而,只有碧色的回环在倚天崖上若隐若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月亮和松树的观察与感受。诗人选择了背山的灵刹和两棵松树这样的场景,将月亮的出现与松树的倒影相结合,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意境和视觉效果。诗人以简洁而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云彩散去后月亮的低垂和松影的沉落,突出了月亮的清冷和松树的静谧。最后提到的"碧回环"则增添了一丝神秘感和诗意,使整首诗更具吸引力。

该诗以自然景观为题材,通过对月亮和松树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使人感受到宁静与美好,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清新,给人以思索和遐想的空间,展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审美追求和情感表达方式。

观月扬千寺门拼音读音参考

guān yuè yáng qiān sì mén
观月扬千寺门

bèi shān líng shā liǎng sōng jiān, dài yuè sōng qián dí miàn shān.
背山灵刹两松间,待月松前觌面山。
yún qù yuè dī sōng yǐng luò, yǐ tiān wéi yǒu bì huí huán.
云去月低松影落,倚天唯有碧回环。


相关内容11:

秋居杂咏十首

次韵王彦声题梅氏草堂

任氏园二咏·骛远楼

东岗晚步

彦定知县府判池有双莲置酒其上坐客有诗姑三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夏日同伯氏毕裕之守一程国材游天宁登西山国
    游轮走朱盖飞碧,路如羊肠山虎脊。奇观多似九牛毛,尘服轻於一狐腋。禅房借枕空函丈,野磴搘筇座......
  • 次韵林仲和筠庄
    攀枝结叶蔽朝寒,病鹤摧颓老骨山。安得虎头痴绝手,蘧庐置我水云间。...
  • 游梅坡席上杂酬
    夜饮宁辞醉,春酲莫厌投。有人重载酒,后会不须谋。...
  • 清平乐
    长红小白。何处寻梅格。 日日南山云满额。暗老一分春色。 广平赋罢瑶香。细□花蕊商量。 留得笔端......
  • 归自筠庄得似表弟步高字韵继和
    一行作吏苦吹毛,小隐非关索价高。懒傍月边持玉斧,静看花上试霜刀。近人鱼鸟曾相识,入眼溪山昔......
  • 过岳冠山二首
    驾潮风急浪翻矶,舟子操舟不自持。若使畏涂知勇退,世间何处更乘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