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四并亭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珪
2025-09-09

四并亭

宋代  王珪  

蹛林初跃玉羁旋,已觉芳菲近日边。
塞上臙脂侵酒面,江南寒食落歌前。
魂迷一水花临浦,醉入东风絮满天。
金谷更饶春色好,四难犹恐负华年。

四并亭作者简介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四并亭翻译及注释

《四并亭》是宋代王珪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四个不同的场景,以表达作者对时光流转和岁月无情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
蹛林初跃玉羁旋,已觉芳菲近日边。
塞上臙脂侵酒面,江南寒食落歌前。
魂迷一水花临浦,醉入东风絮满天。
金谷更饶春色好,四难犹恐负华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四个不同的场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时光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的第一句描述了蹓跶在花林中的游人,跳跃着如玉的骏马,已经感受到春天的气息逐渐临近,花香四溢。

第二句表现了塞外的景色,红艳的胭脂渗透到酒杯中,暗示了边塞的艰难和残酷,也反衬出江南温暖和平静的寒食节前夜。

第三句中的“一水花临浦”描绘了飘落在水面上的花瓣,给人以醉人的美感,魂魄仿佛也在这美景中迷失。东风轻拂,漫天的絮花扑面而来,使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活力。

最后一句以金谷命名,意味着丰收的金黄,暗示了丰收的季节和美好的景色。然而,作者仍然担心时间的流逝,害怕辜负了年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间流逝的焦虑交织在一起。

整首诗通过四个不同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从春天的初现到塞外的辛酸,再到江南的温暖和花开的美丽,最后回到丰收的金谷,诗中融入了对时间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思索,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又有对时光流逝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

四并亭拼音读音参考

sì bìng tíng
四并亭

dài lín chū yuè yù jī xuán, yǐ jué fāng fēi jìn rì biān.
蹛林初跃玉羁旋,已觉芳菲近日边。
sāi shàng yān zhī qīn jiǔ miàn, jiāng nán hán shí luò gē qián.
塞上臙脂侵酒面,江南寒食落歌前。
hún mí yī shuǐ huā lín pǔ, zuì rù dōng fēng xù mǎn tiān.
魂迷一水花临浦,醉入东风絮满天。
jīn gǔ gèng ráo chūn sè hǎo, sì nán yóu kǒng fù huá nián.
金谷更饶春色好,四难犹恐负华年。


相关内容11:

瓶中插梨杏桃李四花有咏

潇湘八景

题画十首

沙河至采石(二首)

结客少年场行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英宗皇帝挽词五首
    忆昔承君召,春风候禁门。曾陪蕊珠殿,独赐紫花墩。辽水千年隔,钧天一梦存。龙髯攀不得,无路可......
  • 题李右丞王维画雪景
    微生江第一间身,偶上青云四十春。何日扁舟载风雪,却将蓑笠伴渔人。...
  • 留题吴促庶省副北轩画壁兼呈杨乐道陈院龙图
    谁将画手分平远,几度曾窥雁鹜洲。六月炎风方病暑,五湖烟景已迎秋。班趋规地来常晚,诗入笼纱思......
  • 工部尚书致仕王懿敏公挽词
    慷慨当年论太平,谏书虽在已尘生。三秋胜气横金甲,半夜离歌掩玉笙。许下绿槐空自老,匣中长剑为......
  • 较艺将毕呈诸公
    文昌宫晨柳依依,谁折长条赠我归。雨润紫泥昏诏墨,风吹红蕊上朝衣。玉堂燕子应先入,朱阁杨花已......
  • 奉和御製读晋书
    李重推清雅,初传友爱名。嘉言为时发,大谊傅经明。崇德诚堪慕,修身岂易倾。留心众才举,千载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