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楚狂接舆歌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曹勋
2025-07-21

楚狂接舆歌

宋代  曹勋  

世谓夷齐以为溷兮,指箕子而为愚。
既采薇以饿死兮,又被发而为奴。
镆铘见弃於铅刀兮,鱼目宝於隋珠。
彼蜂蛭之隐微兮,安能语神岳而观清都。
已乎已乎,无为察察而辨璠玙与碔砆。

楚狂接舆歌作者简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楚狂接舆歌翻译及注释

《楚狂接舆歌》是宋代文学家曹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楚狂接舆歌》中文译文:
世人说我疯癫不堪,嘲笑我像箕子一样愚蠢。
我曾为了采摘薇草而挨饿死,又曾为奴役而剃发。
我的镆铘之才被铅刀所遗弃,鱼目之珍藏于隋珠之间。
那些蜂虿之微小,如何能理解神岳的崇高和清都的壮丽?
已经了啊,无法察觉和辨别那珍贵的玉器和琉璃器。

诗意和赏析:
《楚狂接舆歌》以自嘲和反讽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观念和价值体系的颠覆和反抗。诗中的“楚狂”指的是诗人自己,他以一种狂放的姿态,对于世人的评论和评判保持着一种超然的态度。

诗人通过描述自己被世人视为疯狂和愚蠢的行为,揭示了他对于世俗规范和权威的不屑和拒绝。他以饥饿和奴役来形容自己的经历,表达了对于个体自由和尊严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镆铘”是一种古代的音乐器,被铅刀所弃,象征着诗人的才华和才情被现实所忽视和遗弃。而“鱼目”和“隋珠”则是指珍贵的宝物,暗示诗人的价值和才华被埋没在琐碎和功利的世俗之中。

最后,诗人以“蜂蛭”之微小来对比“神岳”和“清都”,表达了他对于崇高和壮丽的向往,以及对于现实的无奈和困顿。最后两句“已乎已乎,无为察察而辨璠玙与碔砆”,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们对于价值的判断和辨别的怀疑和质疑。

《楚狂接舆歌》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体尊严和自由的追求,以及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和批判。通过自嘲和反讽,诗人表达了对于世俗价值观的颠覆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展示了他独立思考和独特感悟的精神境界。

楚狂接舆歌拼音读音参考

chǔ kuáng jiē yú gē
楚狂接舆歌

shì wèi yí qí yǐ wéi hùn xī, zhǐ jī zǐ ér wèi yú.
世谓夷齐以为溷兮,指箕子而为愚。
jì cǎi wēi yǐ è sǐ xī, yòu bèi fā ér wèi nú.
既采薇以饿死兮,又被发而为奴。
mò yé jiàn qì yú qiān dāo xī, yú mù bǎo yú suí zhū.
镆铘见弃於铅刀兮,鱼目宝於隋珠。
bǐ fēng zhì zhī yǐn wēi xī, ān néng yǔ shén yuè ér guān qīng dōu.
彼蜂蛭之隐微兮,安能语神岳而观清都。
yǐ hū yǐ hū, wú wéi chá chá ér biàn fán yú yǔ wǔ fū.
已乎已乎,无为察察而辨璠玙与碔砆。


相关内容11:

和李判院宿松隐见贻

和孙倅见贻八首

雨作二首

秋风引

题俞{扌堇}画八景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曾舍人梅影雪意二首
    疏枝冷蕊欲摇春,照水铺苔不碍尘。莫遣移寒占窗月,窗中应有可怜人。...
  • 思归引
    岁峥嵘以高逝兮,辰一往而不返。夫君胡为乎,伏幽陵而连蹇。邈佳人之怀余兮,策予马之不前。亘川......
  • 台城杂诗七首
    金柔火老转清商,已近蟾华冉冉光。尚有微云遗暑湿,不妨森木作新凉。壶中自有洞天阔,物外每同春......
  • 政府生日十首
    汛扫门前积有年,从来顶踵尽陶甄。应怜岁岁称觞客,又倚崇墉献十篇。...
  • 和何季崇签判三首
    露寒烟冷不胜秋,红叶黄红总是愁。拟趁登临倩新雁,为传书札到青楼。...
  • 和苏养直见贻二首
    投闲久去大明宫,钟鼎山林兴已同。但得眠云仍钓水,不妨抹月与批风。颇能植杖闲为圃,尚欲临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