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慧山泉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若水
2025-09-11

题慧山泉

唐代  若水  

石脉绽寒光,松根喷晓凉。
注瓶云母滑,漱齿茯苓香。
野客偷煎茗,山僧借净床。
安禅何所问,孤月在中央。

题慧山泉翻译及注释

《题慧山泉》

石脉绽寒光,
松根喷晓凉。
注瓶云母滑,
漱齿茯苓香。
野客偷煎茗,
山僧借净床。
安禅何所问,
孤月在中央。

译文:

石脉中绽放出寒光,
松根喷出清凉的气息。
水注入瓶中,瓶身光滑如云母,
漱口后茯苓的香气扑鼻。

野外的客人偷偷地煎茗,
山中的僧人借用净床。
在冥想中,他们问的是什么?
孤月独自悬挂在中央。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为主线,通过描绘山泉、石脉、松根等自然景观,以及野客和山僧的行为,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禅意的画面。

诗中的“石脉绽寒光”,形象地描绘了山泉水在石缝中流淌的景象,流动的水带来了凉爽。接着,“松根喷晓凉”将读者的感官带入了松树下的清凉感觉。作者运用了直观的描写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清新的空气和自然的气息。

诗中的“注瓶云母滑”,形容了注入瓶中的水的触感,瓶身光滑如云母,给人一种柔和而细腻的感觉。接着,“漱齿茯苓香”将读者带入了漱口的场景,茯苓的香气扑面而来,使人感受到水的清新和茯苓的清香。

诗中的“野客偷煎茗”,描绘了在山中野外的人偷偷地煮茶喝,这是一种寻求宁静和心灵寄托的行为。而“山僧借净床”描绘了山中僧人在冥想时借用干净的床铺,以达到安住心灵和寻求智慧的境界。

最后两句“安禅何所问,孤月在中央”,表达了山中僧人在冥想时心中所思,他们沉浸在宁静的境界中,不问世间纷扰,专注于自己内心的探索。而孤月高悬于天空,独自照耀,暗示着禅宗哲理中的“空”和“寂”。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为背景,通过描写细腻的气息、清新的视觉和僧人的修行,传达了诗人对宁静与内心探索的追求,表达了禅宗思想中平和、宁静和超脱尘世的哲理。

题慧山泉拼音读音参考

tí huì shān quán
题慧山泉

shí mài zhàn hán guāng, sōng gēn pēn xiǎo liáng.
石脉绽寒光,松根喷晓凉。
zhù píng yún mǔ huá, shù chǐ fú líng xiāng.
注瓶云母滑,漱齿茯苓香。
yě kè tōu jiān míng, shān sēng jiè jìng chuáng.
野客偷煎茗,山僧借净床。
ān chán hé suǒ wèn, gū yuè zài zhōng yāng.
安禅何所问,孤月在中央。


相关内容11:

题户诗

将归旧山留别错公

登北固山望海

庚午岁九日作

短歌寄鼓山长老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苦热行
    离宫划开赤帝怒,喝出六龙奔日驭。下土熬熬若煎煮,苍生惶惶无处处。火云峥嵘焚泬寥,东皋老农肠......
  • 感时
    忽忽枕前蝴蝶梦,悠悠觉后利名尘。无穷今日明朝事,有限生来死去人。终与狐狸为窟穴,谩师龟鹤养......
  • 寄友生
    风骚情味近如何,门底寒流屋里莎。曾摘园蔬留我宿,共吟江月看鸿过。时危苦恨无收拾,道妙深夸有......
  • 江上望远山寄郑谷郎中(公时退居仰山)
    危碧层层映水天,半垂冈陇下民田。王维爱甚难抛画,支遁高多不惜钱。巨石尽含金玉气,乱峰闲锁栋......
  • 风琴引
    挪吴丝,雕楚竹,高托天风拂为曲。一一宫商在素空,鸾鸣凤语翘梧桐。夜深天碧松风多,孤窗寒梦惊......
  • 赴郑谷郎中招游龙兴观读题诗板谒七真仪像因有十八韵
    何处陪游胜,龙兴古观时。诗悬大雅作,殿礼七真仪。远继周南美,弥旌拱北思。雄方垂朴略,后辈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