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金陵报恩大师西尚方丈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9-08

金陵报恩大师西尚方丈二首

宋代  王安石  

檐花映日午风薰,时有黄鹂隔竹闻。
香炮一炉春睡足,上方车马正纷纷。

金陵报恩大师西尚方丈二首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金陵报恩大师西尚方丈二首翻译及注释

《金陵报恩大师西尚方丈二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檐花映日午风薰,
时有黄鹂隔竹闻。
香炮一炉春睡足,
上方车马正纷纷。

诗意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金陵(今南京)报恩寺的景象。诗人首先描述了报恩寺檐下的花朵,在午后的阳光下绽放,受到微风的轻轻吹拂。接着,诗人提到黄鹂的歌声隔着竹林传来,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悠闲的感受。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报恩寺内的香炉,炉中的香火已经燃烧完毕,表明春天已经过去,进入了夏季。而在寺庙的上方,车马来往,人们熙熙攘攘,生活在城市中的喧嚣景象展现出来。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金陵报恩寺的一幅生动画面。诗人通过描写檐下的花朵、竹林中黄鹂的歌声以及寺庙内外的热闹场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和谐宁静的环境中。诗人运用细腻的描写技巧,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花朵的美丽、鸟儿的欢唱以及城市的繁忙。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寺庙的宁静和城市的热闹,给人一种愉悦的感受。

此外,诗人通过描绘香炉的情景和上方车马的景象,巧妙地表达了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意味。香炉的香火燃烧完毕,象征着春天的结束,转入夏季。而上方车马来来往往,人们的生活忙碌不停,展现出繁华的城市景象。这种对时间和生活的描绘,使诗词更具有时代感和社会意义。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对金陵报恩寺的描绘,以及对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的运用,展现了一个和谐宁静的场景,并通过对香炉和车马的描写,表达了时光流转和社会变迁的主题。这首诗以其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对生活的思考。

金陵报恩大师西尚方丈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jīn líng bào ēn dà shī xī shàng fāng zhàng èr shǒu
金陵报恩大师西尚方丈二首

yán huā yìng rì wǔ fēng xūn, shí yǒu huáng lí gé zhú wén.
檐花映日午风薰,时有黄鹂隔竹闻。
xiāng pào yī lú chūn shuì zú, shàng fāng chē mǎ zhèng fēn fēn.
香炮一炉春睡足,上方车马正纷纷。


相关内容11:

信州回车馆中作二首

离升州作

安丰张令修芍陂

赠李士宁道人

爱日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舟中读书
    冉冉木叶下,萧萧山水秋。浮云带田野,落日抱汀洲。归卧无与语,出门何所求。未能忘感慨,聊以古......
  • 楚天
    楚天如梦水悠悠,花底残红漫不收。独绕去年挥泪处,还将牢落对沧洲。...
  • 秋早
    暮寻蔡墩西,独觉秋尚早。山路葩卉繁,野田风日好。禅林乌未泊,经屋尘初扫。蛮藤五花簟,复足休......
  • 乌塘
    乌塘渺渺绿平堤,堤上行人各有携。试问春风何处好,辛夷如雪柘冈西。...
  • 与平甫同赋槐
    冰雪泊楚岸,万株同飘零。春风都城居,初见叶青青。岁行如车轮,荫翳忽满庭。秋子今在眼,何时动......
  •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011
    晚来幽独恐伤神,唯见沙蓬水柳春。破除万事无过酒,虏酒千杯不醉人。含情欲说更无语,一生长恨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