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程给事赠虞道判六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秦观
2025-07-18

和程给事赠虞道判六首

宋代  秦观  

紫府沉沉掩夜关,竹阴清扫月中坛。
岁星偷得桃枝碧,董奉栽成李子丹。

和程给事赠虞道判六首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和程给事赠虞道判六首翻译及注释

诗词:《和程给事赠虞道判六首》

紫府沉沉掩夜关,
竹阴清扫月中坛。
岁星偷得桃枝碧,
董奉栽成李子丹。

中文译文:
紫禁城深深地关闭夜晚的守卫,
竹林的阴影清扫着月亮下的祭坛。
岁星偷偷地摘下桃树上碧绿的果实,
董奉将其种植成为红艳的李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秦观创作的,题目为《和程给事赠虞道判六首》。整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夜景,以及作者对友人虞道判的赠诗。

第一句描述了紫禁城的夜晚,用“沉沉掩夜关”表达了城墙紧闭的景象,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第二句描绘了一个月亮下的祭坛,祭坛周围是清幽的竹林,清扫竹阴的动作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这里的祭坛可能是为了祭祀神灵或者纪念先人而设立的地方,给人一种神秘的氛围。

第三句中的“岁星”指的是指代农历中的岁次,也可以理解为代表时间的星辰。这里描述了岁星偷偷摘下桃树上的青绿果实,形容了一种美丽的景象。

最后一句描写了董奉将桃子种植成为红艳的李子。这里的董奉可能是指一个虚构的人物,或者是某位具有特殊能力的园艺师,他的技艺使得桃子在他的栽培下转变成了李子,给人一种奇妙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行为,展现了作者秦观对美的追求和对友人的赞美。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意更加深远,给人以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和程给事赠虞道判六首拼音读音参考

hé chéng jǐ shì zèng yú dào pàn liù shǒu
和程给事赠虞道判六首

zǐ fǔ chén chén yǎn yè guān, zhú yīn qīng sǎo yuè zhōng tán.
紫府沉沉掩夜关,竹阴清扫月中坛。
suì xīng tōu dé táo zhī bì, dǒng fèng zāi chéng lǐ zǐ dān.
岁星偷得桃枝碧,董奉栽成李子丹。


相关内容11:

送罗正之两浙提刑

无双

次韵太守向公登楼眺望二首

寄题傅钦之草堂

次韵邢敦夫秋怀十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海康书事十首
    卜居近流水,小巢依嶔岑。终日数椽间,但闻鸟遗音。炉香入幽梦,海月明孤斟。鹪鹩一枝足,所恨非......
  • 次韵朱李二君见寄二首
    东阡北陌坐淹时,偶为高风振羽仪。十丈莲花开处远,三年楮叶刻成迟。鬓毛但速安仁老,钱粟难输曼......
  • 辨才法师尝以诗见寄继闻示寂追次其韵
    遥闻只履去翛然,诗翰才收数月前。江海尽头人灭度,乱山深处塔孤圆。忆登夜阁天连雁,同看秋崖月......
  • 寄陈季常
    一钩五十犗,始具任公钓。揭竿趣灌渎,与尔不同调。先生本西蜀,侠气见英妙。哀怜世间儿,细黠似......
  • 送洪景之循州参军
    寒梅不自重,辄花桃李先。矫枉有佳菊,最後众芳妍。各因一时美,难以相嗤怜。物理固若是,士林亦......
  • 次韵答张文潜中见寄
    与君涉世网,所得如钩温。念昔相乖离,俯仰变寒暄。把袂安可期,寄书嘱加餐。三年汝水滨,孤怀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