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辛弃疾
2025-09-08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宋代  辛弃疾  

见说仙人此避秦,爱随流水一溪云。
花开花落无寻处,仿佛吹箫月夜闻。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翻译及注释

诗词:《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中文译文:
见说仙人此避秦,
爱随流水一溪云。
花开花落无寻处,
仿佛吹箫月夜闻。

诗意:
这首诗是辛弃疾写给晦翁的十首诗之一,描绘了游历武夷山时的景色和心境。诗中,辛弃疾听闻传说仙人曾在这里避难避开了秦朝的迫害,他深深地被这片山水所吸引,感叹仙人的智慧和胆识。他的爱情就像随着流水和云一样自由自在,没有束缚。诗中还描述了花开花落的景象,它们没有固定的寻觅之处,就像月夜吹箫的音乐一样飘渺而迷人。

赏析:
这首诗以武夷山的美景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来表达诗人的情思。诗中的仙人传说和自由自在的爱情意象展示了诗人对于追求自由和浪漫的向往。诗中的花开花落和吹箫的月夜音乐则加深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意象勾勒出了一幅山水诗意的画面,给人以清新、悠远的感觉,展现了辛弃疾独特的诗歌才华和感受力。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拼音读音参考

yóu wǔ yí zuò zhào gē chéng huì wēng shí shǒu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jiàn shuō xiān rén cǐ bì qín, ài suí liú shuǐ yī xī yún.
见说仙人此避秦,爱随流水一溪云。
huā kāi huā luò wú xún chù, fǎng fú chuī xiāo yuè yè wén.
花开花落无寻处,仿佛吹箫月夜闻。


相关内容11: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玉楼春 戏赋云山

最高楼 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

鹧鸪天 戊午拜复职奉祠之命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杂兴
    冰壶冷浸玉芙蕖,三伏炎蒸一点无。净洗砚池瀦墨渖。乘凉要答故人书。...
  • 即事示儿
    扫迹衡门下,终朝抱膝吟。贫须依稼穑,老不厌山林。有酒无余愿,因闲得此心。西园早行乐,桃李渐......
  • 送剑与傅岩叟
    莫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看。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 和赵晋臣送糟蟹
    人间缓急正须才,郭索能令酒禁开。一水一山十五日,从来能事不相催。...
  • 秋思
    老子斋居罢击鲜,木盘竹箸每随缘。邻僧不用分香钵,莲芡犹堪过半年。...
  • 秋思
    乌帽翩翩九陌麈,枝藜谁记岸纶巾?遗簪见取终安用,弊帚虽微亦自珍。廊庙似闻怜老病,云山渐欲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