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赠别宣上人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21

赠别宣上人

唐代  白居易  

上人处世界,清净何所似?
似彼白莲花,在水不着水。
性真悟泡幻,行洁离尘滓。
修道来几时?身心俱到此。
嗟予牵世网,不得长依止。
离念与碧云,秋来朝夕起。

赠别宣上人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赠别宣上人翻译及注释

《赠别宣上人》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上人处世界,清净何所似?
似彼白莲花,在水不着水。
性真悟泡幻,行洁离尘滓。
修道来几时?身心俱到此。
嗟予牵世网,不得长依止。
离念与碧云,秋来朝夕起。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白居易与宣上人告别的场景,同时表达了对宣上人修行成果的赞美,并反思了自己在凡世间所受到的束缚。

赏析:
首先,诗人以宣上人为对象,将其与白莲花作比喻,强调宣上人的清净和超脱尘世的境界。白莲花净身出污泥而不染,象征宣上人在繁杂的世俗中能保持纯洁与清净。

接着,诗人提到宣上人在修行中有着真实的性情和觉悟,洞悉了幻象的本质。宣上人的行为也是纯洁的,远离尘世的浊气。诗人感叹修行之道何时开始,自己是否能够像宣上人一样达到身心的彻底净化。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的牵绊和无法长久停留的遗憾。他感叹自己无法摆脱世俗的束缚,不能长久停留在宣上人所达到的境界。他将离念(离开尘世的念头)与碧云(象征宣上人所追求的高境界)相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修行道路上种种纷扰的思考和挣扎。

整首诗词通过对宣上人的讴歌和对自身的反思,传达了一种对于清净境界的向往和对于世俗束缚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修行道路上种种困难和挣扎的矛盾感叹,以及对于宣上人所代表的纯洁和超脱的敬佩。

赠别宣上人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bié xuān shàng rén
赠别宣上人

shàng rén chǔ shì jiè, qīng jìng hé suǒ shì?
上人处世界,清净何所似?
shì bǐ bái lián huā, zài shuǐ bù zháo shuǐ.
似彼白莲花,在水不着水。
xìng zhēn wù pào huàn, xíng jié lí chén zǐ.
性真悟泡幻,行洁离尘滓。
xiū dào lái jǐ shí? shēn xīn jù dào cǐ.
修道来几时?身心俱到此。
jiē yǔ qiān shì wǎng, bù dé zhǎng yī zhǐ.
嗟予牵世网,不得长依止。
lí niàn yǔ bì yún, qiū lái zhāo xī qǐ.
离念与碧云,秋来朝夕起。


相关内容11:

劝梦得酒

九日,寻臻闇黎,遂泛小舟至勤师院,二首

望海楼晚景五绝

结之

望月有感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病中诗十五首并序
    开成己未岁,余蒲柳之年六十有八。冬十月甲寅旦,始得风瘅之疾,体矜目眩,左足不支,盖老病相乘......
  • 江城子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1],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
  •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
    余生欲老南海村,帝遣巫阳召我魂[1]。杳杳天低鹊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 劝酒十四首并序
    予分秩东都,居多暇日。闲来辄饮,醉后辄吟,若无词章,不成谣咏。每发一意,则成一篇,凡十四篇......
  • 微之到通州日授馆未安见尘壁间有数行
    字读之即仆旧诗其落句云绿水红莲一朵开千花百草无颜色然不知题者何人也微之吟叹不足因缀一章兼录......
  • 题东虎丘寺六韵
    香刹看非远,祗园入始深。龙蟠松矫矫,玉立竹森森。怪石千僧坐,灵池一剑沉。海当亭两面,山在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