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赠思溪觉悟寺净因师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洪
2025-09-08

赠思溪觉悟寺净因师

宋代  李洪  

思溪渺渺泛兰舟,檥棹临津得自留。
莲社不知三伏热,竹林独占一庭秋。
蒲葵喜接高人语,茗盌能消旅客愁。
所恨尘缘驱逐去,漫留名姓记曾游。

赠思溪觉悟寺净因师翻译及注释

《赠思溪觉悟寺净因师》是宋代诗人李洪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赠送给思溪觉悟寺的净因师
思溪如波纹般荡漾,轻舟飘荡其中。
桅樯靠近岸边停泊,由此留下一段回忆。
莲花的池塘不知三伏的炎热,竹林独自占据这个秋天的庭院。
蒲葵草喜欢接受高人的教诲,茶盏能够消除旅客的忧愁。
我所懊悔的是被尘世的缘分驱赶而去,只能在这里留下名字和姓氏作为曾经的游历。

诗意:
这首诗以一种深情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思溪觉悟寺的景色和净因师的深情赞赏之情。诗中描绘了思溪波光粼粼的景色,船只停泊在岸边,与宁静的自然环境相映成趣。莲花池塘和竹林交相辉映,独占了这个秋天的庭院。蒲葵草喜欢接受智慧高人的指导,而茶盏则能够安抚旅客的心绪。诗人表达了对被尘世纷扰所驱逐的懊悔之情,但他仍然希望能够留下自己的名字和姓氏,作为曾经游历过的证明。

赏析:
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绘,诗人创造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思溪的波光和檥棹的倒影勾勒出一种宁静和静谧的氛围,与炎热的三伏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莲花池塘和竹林的描绘,展示了秋天的独特魅力和静谧的庭院景象。蒲葵草和茶盏的形象,则突出了人与自然的交融和智慧的传承。诗人在最后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懊悔之情,但他仍然希望能够留下自己的名字和姓氏,以证明曾经的游历。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绘展现了淡泊宁静、追求智慧与内心的独立自由,表达了对离尘的向往和对追求真理的渴望。

赠思溪觉悟寺净因师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sī xī jué wù sì jìng yīn shī
赠思溪觉悟寺净因师

sī xī miǎo miǎo fàn lán zhōu, yǐ zhào lín jīn dé zì liú.
思溪渺渺泛兰舟,檥棹临津得自留。
lián shè bù zhī sān fú rè, zhú lín dú zhàn yī tíng qiū.
莲社不知三伏热,竹林独占一庭秋。
pú kuí xǐ jiē gāo rén yǔ, míng wǎn néng xiāo lǚ kè chóu.
蒲葵喜接高人语,茗盌能消旅客愁。
suǒ hèn chén yuán qū zhú qù, màn liú míng xìng jì céng yóu.
所恨尘缘驱逐去,漫留名姓记曾游。


相关内容11:

和郑康道探梅十绝句

听雨轩四首

送许季韶粹桂林

余卜居偶得山水之胜喜而赋之

夏日奉天台祠禄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洞仙歌
    黄花满地,庭院重阳後。天气凄清透襟袖。动离情、最苦旅馆萧条,那更堪、风剪凋零飞柳。临歧曾执......
  • 娄忠简公挽词
    共政三年久,蜚英四海尊。色词无假借,风裁靡嚣喧。但欲持公道,宁容启幸门。经纶终未究,犹有典......
  • 次王仲信食粥
    太白狂歌力士铛,未如食粥鲁公清。从教过午饥肠转,政坐哦诗青眼横。奇怪争观出月胁,诙谐犹足助......
  • 刘子履见怀小桥竹篱入梦寐因寄
    寂寞荒郊野水滨,竹篱茅舍旧比邻。谁知绣斧文章伯,尚念渔蓑潦倒人。采菊佩萸思共赏,落霞孤鹜兴......
  • 临江仙
    破靥盈盈巧笑,举杯滟滟迎逢。慧心端有谢娘风。烛花香雾,娇困面微红。别恨彩笺虽寄,清歌浅酌难......
  • 醉蓬莱
    题于壁 正金风无露。玉宇生凉,楚郊无暑。催起行人,恰槐黄时序。万里晴霄,几人争睹,快鹏抟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