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道傍田家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司马光
2025-07-20

道傍田家

宋代  司马光  

道傍田家翁妪俱垂白,败屋萧条无壮息。
翁携鎌索妪携箕,自向薄田收黍稷。
静夜偷舂辟债家,比明门外已如麻。
筋疲力弊不入腹,示议县官租税足。

道傍田家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道傍田家翻译及注释

《道傍田家》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司马光。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道旁的农家,老翁和老妪都已经年迈,他们的房屋破败萧条,没有后代继承。老翁拿着镰刀,老妪拿着箕筐,自己亲自耕种着那片贫瘠的田地,收割着黍稷(即小麦和谷子)。

在宁静的夜晚,他们偷偷地舂米,为了偿还债务。与此同时,门外的明亮已经被繁星所掩盖。他们的身体疲惫不堪,力量已经衰竭,但他们的努力却无法填饱他们的肚子。这表明他们所示议的县官征收的租税已经足够多了。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农家的艰辛生活,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贫困现象的关注。老翁和老妪的辛勤劳作和无私奉献,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坚守和对家园的热爱。诗中的景象和情感使人们对农民的辛苦和社会的不公产生共鸣,引发人们对社会公平和改善农民生活状况的思考。

中文译文:
道旁的农家,老翁和老妪都已经年迈,
他们的房屋破败萧条,没有壮丽的景象。
老翁拿着镰刀,老妪拿着箕筐,
自己亲自耕种着那片贫瘠的田地,收割着黍稷。
宁静的夜晚,他们偷偷地舂米,为了偿还债务,
与此同时,门外的明亮已经被繁星所掩盖。
他们的身体疲惫不堪,力量已经衰竭,
但他们的努力却无法填饱他们的肚子。
这表明他们所示议的县官征收的租税已经足够多了。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农家的艰辛生活,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贫困现象的关注。老翁和老妪的辛勤劳作和无私奉献,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坚守和对家园的热爱。诗中的景象和情感使人们对农民的辛苦和社会的不公产生共鸣,引发人们对社会公平和改善农民生活状况的思考。

道傍田家拼音读音参考

dào bàng tián jiā
道傍田家

dào bàng tián jiā wēng yù jù chuí bái, bài wū xiāo tiáo wú zhuàng xī.
道傍田家翁妪俱垂白,败屋萧条无壮息。
wēng xié lián suǒ yù xié jī, zì xiàng bó tián shōu shǔ jì.
翁携鎌索妪携箕,自向薄田收黍稷。
jìng yè tōu chōng pì zhài jiā, bǐ míng mén wài yǐ rú má.
静夜偷舂辟债家,比明门外已如麻。
jīn pí lì bì bù rù fù, shì yì xiàn guān zū shuì zú.
筋疲力弊不入腹,示议县官租税足。


相关内容11:

和懋贤闻道矩小轩置酒助以酒果副之以诗

春贴子词·皇后阁五首

送吴驾部知真州

闲居呈复古

和利州鲜于转运公剧八咏·异堂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太皇太后挽歌词二首
    麟阁承家庆,轩星应德辉。帝猷阴有补,嫔则劝无违。遽就苍梧野,空余大练衣。只应彤管在,万古播......
  • 悼静照堂僧
    宾阁灰寒静照新,马蹄从此踏京尘。金门乞得诗千首,萧寺归时老一身。弟了去来浑领袖,交朋存殁半......
  • 和景仁又石溪
    溪边有村落,未始识纷华。去县只数里,居民逾百家。山腰茺径转,谷口翠微遮。老木纷无际,重峦浩......
  • 早春戏作呈范景仁
    闰余春意早,卉木先有思。嘤嘤群鸟翔,东西各求类。伊予忝谏垣,动息抱忧悸。衮职旷不补,言责真......
  • 咏史三
    不事王侯者,修然郑子真。开田谷口美,荷锸白渠春。德化移乡曲,声光动缙绅。一时钟鼎贵,磨灭彼......
  • 和家兄喜晴用安这韵
    象龙虽得请,跃{左虫右戾}亦面占。既有膏苗益,宁无漂麦嫌。馀霏方映户,反照忽通帘。羁旅愁怀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