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雁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张耒
2025-07-18

宋代  张耒  

知时避就物之难,千里萧萧振羽翰。
水国稻收朝食乏,海天霜重夜飞寒。
烟云秋去南山暖,风日春归朔野宽。
九万腾凌那可测,弋人矰缴漫多端。

雁作者简介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雁翻译及注释

《雁》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耒。这首诗词描绘了雁的飞行景象,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诗意。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知时避就物之难,
千里萧萧振羽翰。
水国稻收朝食乏,
海天霜重夜飞寒。
烟云秋去南山暖,
风日春归朔野宽。
九万腾凌那可测,
弋人矰缴漫多端。

诗意:
这首诗词以雁的飞行为主题,表达了雁群在不同季节中的迁徙和生存困境。诗人通过雁的形象,寄托了自己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知时避就物之难,千里萧萧振羽翰。”表达了雁群凭借着对季节的敏感和智慧,能够避开困难和危险,展翅高飞千里。这里雁的形象象征着智慧和勇气。

接下来的两句“水国稻收朝食乏,海天霜重夜飞寒。”描绘了雁在冬季飞行时的艰辛。水国稻收,意味着雁在南方找不到足够的食物,而海天霜重则暗示了夜晚的严寒。这些描写增强了诗中的寒冷感,同时也表达了生存的压力和艰辛。

接下来的两句“烟云秋去南山暖,风日春归朔野宽。”则描绘了雁在春秋季节的归来和离去。烟云秋去,南山暖,表达了雁在秋季南飞时,寻找温暖的归宿。而风日春归,朔野宽,则表达了雁在春季北归时,迎接宽广的原野。这些描写展示了雁群迁徙的景象,同时也传递了季节更替和生命循环的意味。

最后两句“九万腾凌那可测,弋人矰缴漫多端。”则表达了雁的数量之众和人类对雁的捕猎。九万腾凌,意味着雁群数量众多,难以计数。而弋人矰缴漫多端,则暗示了人类对雁的捕猎和困扰。这里诗人通过对雁的数量和人类的干预的描写,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雁的形象,描绘了雁群的迁徙和生存困境,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通过对季节、食物和人类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

雁拼音读音参考

yàn

zhī shí bì jiù wù zhī nán, qiān lǐ xiāo xiāo zhèn yǔ hàn.
知时避就物之难,千里萧萧振羽翰。
shuǐ guó dào shōu cháo shí fá, hǎi tiān shuāng zhòng yè fēi hán.
水国稻收朝食乏,海天霜重夜飞寒。
yān yún qiū qù nán shān nuǎn, fēng rì chūn guī shuò yě kuān.
烟云秋去南山暖,风日春归朔野宽。
jiǔ wàn téng líng nà kě cè, yì rén zēng jiǎo màn duō duān.
九万腾凌那可测,弋人矰缴漫多端。


相关内容11:

得故人杨备书

隐几

冬日杂兴六首

观舞

冬日放言二十一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郡圃
    侧曲艳歌閒送日,晚花初叶暗留春。舞狂风蝶时过树,啼熟林莺不避人。...
  • 秋
    日落星稀河汉微,清秋一点水萤飞。凉风白露愁先觉,可待梧桐报即知。...
  • 感遇二十五首
    幽居念世务,颇复窥造物。通为一愦愦,愚智更出没。漏天呀不补,淫雨方荡潏。岂独无良苗,稂莠亦......
  • 寓陈杂诗十首
    传舍不可久,束装投新居。新居亦苟完,佳木颇扶疏。洒扫寻丈地,琴书遣朝晡。风云中夜变,大雨如......
  • 岁晚家居自勉
    朝阳浓澹雪云垂,汤沐馀闲似标枝。药有不龟聊击絮,管无窥豹任□碁。垣阴剥紫迷寒藓,池溜含光结......
  • 李德林
    内史兵机是所长,东师飞度取降王。谁知一夕谗言入,不得文皇七宝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