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厅前桂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9-04

厅前桂

唐代  白居易  

天台岭上凌霜树,司马厅前委地丛。
一种不生明月里,山中犹校胜尘中。

厅前桂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厅前桂翻译及注释

《厅前桂》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台岭上凌霜树,
司马厅前委地丛。
一种不生明月里,
山中犹校胜尘中。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天台岭上的凌霜树和司马厅前的地丛。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景物之美在明月下无法生长的感叹,并认为山中的景色仍然胜过尘世间的景色。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展示了白居易独特的意境和感受。诗人通过描写天台岭上的凌霜树和司马厅前的地丛,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色。凌霜树高耸于天台岭上,经受着严寒的考验,但仍然生机勃勃。司马厅前的地丛则委顿地生长着,给人一种蓬勃而生机盎然的感觉。这些景物的描述使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生命力和美丽。

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些景物的评价。他说在明月的照耀下,这种美丽无法生长。这里的明月可以理解为明亮的事物、光明的环境,也可以理解为理想、境界的象征。诗人认为这种美丽超越了尘世的浮华,只有在山中才能真正体会到。尘中的景色可能被世俗的尘埃所掩盖,而山中的景色更加纯粹、清雅,更能让人心灵得到净化和滋养。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文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感受和对人生境界的思考。它表达了诗人对山中景色的赞美,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透露出对内心境界的追求和对俗世烦忧的超越。同时,这首诗词也展示了白居易独特的写作风格,以简练的语言传达深远的意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厅前桂拼音读音参考

tīng qián guì
厅前桂

tiān tāi lǐng shàng líng shuāng shù, sī mǎ tīng qián wěi dì cóng.
天台岭上凌霜树,司马厅前委地丛。
yī zhǒng bù shēng míng yuè lǐ, shān zhōng yóu xiào shèng chén zhōng.
一种不生明月里,山中犹校胜尘中。


相关内容11:

过小妓英英墓

重过随州故兵部李侍郎恩知因抒长句

上归州刺史代通状二首

红窗听(仙吕调)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望江南
    江南柳,花柳两个柔。花片落时黏酒盏,柳条低处拂人头。各自是风流。江南月,如镜复如钩。似镜不......
  • 细雨
    萧洒傍回汀,依微过短亭。气凉先动竹,点细未开萍。稍促高高燕,微疏的的萤。故园烟草色,仍近五......
  • 九日醉吟
    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身从渔父笑,门任雀......
  • 逸老(庄子云:劳我以生,逸我以老,息我以死也)
    白日下駸駸,青天高浩浩。人生在其中,适时即为好。劳我以少壮,息我以衰老。顺之多吉寿,违之或......
  • 悔恨
    六七年来春又秋,也同欢笑也同愁。才闻及第心先喜,试说求婚泪便流。几为妒来频敛黛,每思闲事不......
  • 把酒
    把酒仰问天,古今谁不死。所贵未死间,少忧多欢喜。穷通谅在天,忧喜即由己。是故达道人,去彼而......